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持斧

持斧

汉武帝后期,由于长期用兵,屡起战争;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徭役繁重,赋税增加;使民不聊生,农民大量破产流亡,造成社会动乱,各地爆发农民起义的局面。汉武帝派遣御史暴胜之等人率兵手持利斧到各地去镇压农民起义,追捕敢于造反的所谓“盗贼”。后以“持斧”为咏御史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66《王訢传》2887页“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对因加重赋役而无法生活,奋起反抗的平民的诬蔑)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

【例句】:

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持斧佐三军,霜清天北门。” 唐·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 唐·元结《酬裴云客》:“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 唐·耿湋《赠兴平郑明府》:“仍劳持斧使,尚宰茂陵人。” 唐·杜牧《李甘诗》:“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 唐·李瀚《蒙求》:“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宋·葛胜仲《临江仙·千古乌程新酿美》:“九天持斧客,来作绣衣人。” 宋·洪适《满庭芳·代上陈帅生日》:“畏爱双行五管,收绣斧,却把旌麾。” 清·赵翼《闻湖南军事告蒇诗以志喜》:“千里荆襄尚盗区,绣衣持斧未全诛。”


【词语持斧】   汉语词典:持斧

猜你喜欢

  • 生公石

    源见“生公点石头”。指苏州 虎丘山下晋高僧生公讲经处。明王世贞《邀助辅游虎丘》诗:“逃禅再起生公石,倚醉频呼陆羽茶。”亦借指高僧讲经台。清宋琬《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诗:“应据生公石,军持话宿因。”【

  • 才迈柳絮

    源见“咏絮”。极赞女子富有才学。元王逢《读余季女怀其夫水宗道诗序》:“余季女……赘同郡水宗道。甫逾月,水具见余才迈柳絮,学不彼若,辄辞归,闭门读书,久不返。”

  • 六翮

    参见:排虚翮【词语六翮】   汉语大词典:六翮

  • 铜驼草莽

    同“荆棘铜驼”。明汪廷讷《种玉记.促晤》:“顾不得宗社丘墟,铜驼草莽。”【词语铜驼草莽】  成语:铜驼草莽汉语大词典:铜驼草莽

  • 累骑

    《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移,初云当留婢,既发,定将去。仲容借客驴著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即遥集之母也。”按,“借客驴”,《晋书》卷四十九《阮咸传

  • 泰阶平

    《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东汉.应劭注:“《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

  • 孤竹之洁

    同“孤竹之志”。南朝 宋范晔《逸民传论》:“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

  • 银钩铁画

    源见“铁画银钩”。形容书法遒美刚劲。清黄景仁《赠白下周幔亭》诗:“雄词艳句萃尺幅,银钩铁画穷毫纤。”见“铁画银钩”。清·沈曾植《题北宋本广韵四绝》:“~石经余,想见先唐字学书。”【词语银钩铁画】  成

  • 荆文璧

    源见“和氏之璧”。和氏璧的别称。《文选.卢谌〈答魏子悌诗〉》:“恨无随侯珠,以酬荆文璧。”李善注:“楚人卞和得璞玉于荆山之中,文王即位,乃使理其璞,得宝焉。”【词语荆文璧】   汉语大词典:荆文璧

  • 霜螯杯

    同“霜螯持”。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汤朝美司谏见和》词:“未应两手无用,要把霜螯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