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古代国君的自我谦称。 我有个毛病,我爱好女色。 原是齐宣王与孟子的对话。后亦泛称人的好色。语出《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太王好色,爱厥妃。’”《
指荆轲(Kē科)在易水(今河北省西部,水源出易县境)边慷慨高歌。后以此典比喻慷慨悲壮、视死如归之气概;或比喻士人别离的悲凉场面。荆轲(?——前227年),字公叔,战国末卫国(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三国志.王粲传》附《陈琳》:“琳避难冀州,袁绍使典文章。袁氏败,琳归太祖。太祖谓曰:‘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谢罪,太祖爱其才而不咎……太祖并以琳、瑀为司空军
源见“锦囊佳句”。形容诗作积累之多。清 王季烈《山坡羊.题翁克斋西山记游图》曲:“行得得、锦囊负诗,鲜簇簇、画稿初挥就。”【词语锦囊负诗】 汉语大词典:锦囊负诗
《左传.昭公元年》:“曾夭御季孙以劳之,旦及日中,不出。曾夭谓曾阜旦:“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忍:容忍、让步。后因以“相忍为国”作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克制、忍
爱好过于广泛,感情就不能专一。语出唐.韩愈《与陈给事书》:“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明.李贽《焚书.书答.与友朋书》:“顾(虎头)发扬意多,平生惟不私己,以故相爱甚博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妹喜好闻裂缯之声而笑,桀为发缯裂之,以顺适其意。”夏桀昏庸无道,残害忠良,宠信奸佞,裂缯奢汰只不过为博女色之一笑,众叛亲离,岂得不亡?夏桀昏庸无道,贪恋女色。他为博妹喜一笑,
同“越俎代庖”。清陈天华《狮子吼》楔子:“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什么代越庖俎,还他个一矢双穿。”见“越俎代庖”。清·陈天华《狮子吼》:“是英雄自有英雄面,怕甚么~,还他个一矢双穿。”【词语代越庖俎】
源见“西施”、“南威”。西施、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后以“西眉南脸”比喻女子容貌美丽。唐李咸用《巫山高》诗:“西眉南脸人中美,或者皆闻无所利。”并列 西施、南威都是春秋时的美人。形容美人的容颜。唐·李
明代中叶以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明代赋役繁苛,人民负担极为沉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武宗正德年间开始改革赋役,到世宗嘉靖时期,南北都试行新法,最关键的就是一条鞭法。主要为简化税制,先将赋和役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