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披云睹青天

披云睹青天

同“披云雾见青霄”。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诗:“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典源】《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 (yue) 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注引晋·王隐《晋书》曰:“卫瓘有名理,及与何晏、邓飏等数共谈讲,见 (乐) 广奇之曰:‘每见此人,则莹然犹廓云雾而睹青天。’”《晋书·乐广传》亦载。

【今译】 晋代卫瓘( 字伯玉) 任尚书令,见到乐广 (字彦辅) 与朝中名士谈论,惊奇地说:“自从过去的玄谈名士们去世以后,常恐怕那种精妙的议论会绝迹。今天又听到您的这种议论了。”让子弟们去拜访乐广,说:“这人,是人的水镜,那样的明澈有识鉴,见了他如同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言论精当,富有识鉴,使人受益。

【典形】 睹青天、披雾、披云睹青天、水镜、雾一披、乐令天、水镜之姿、云雾难披、乐令披雾、披烟雾。

【示例】

〔睹青天〕 唐·骆宾王《乐大夫挽歌诗》之五:“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披雾〕 唐·王维《游悟真寺》:“望云思圣主,披雾忆群贤。”

〔披云睹青天〕 唐·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水镜〕宋·陆游《无咎兄郡斋燕集》:“君方与世作水镜,如此过许人将惊。”

〔雾一披〕 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乐令天〕 唐· 骆宾王 《冬日宴》:“赏冾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猜你喜欢

  • 饮醇自醉

    醇:浓郁的酒。喝味道纯厚的酒,不知不觉就喝醉了。吴军统帅周瑜(事迹见前“升堂拜母”条)为人性情温厚,谦虚恭敬。时老将程普以自己年长资深,多次凌侮周瑜。周瑜却折节相待,始终不计较。程普深受感动,对别人说

  • 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

    十七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十七

  • 士可杀,不可辱

    《礼记.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后因以“士可杀,不可辱”谓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形容其不屈的气节。《明史.王鏊传》:“鏊谓瑾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

  • 嫁鸡逐鸡,嫁狗逐狗

    宋.欧阳修《文忠集》卷七《代鸠妇言》诗:“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宋.赵汝鐩《野谷诗集.古别离》诗:“我闻军功去易就,膏血紫寒十八九。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此条又作“嫁鸡随鸡,嫁

  • 一家之辞

    借指独特而自成一家的见解。《晋书·裴頠传》: “观《老子》之书, 虽博有所经, 而云 ‘有生于无’ ,以虚为主,偏立一家之辞,岂有以而然哉! ”参见:○一家之言见“一家之言”。《晋书·裴顾传》:“观《

  • 君子之接如水

    见“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记·表记》:“故~,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

  • 心事如波涛

    心事: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 心事像波涛一样起伏不定。语出唐.李贺《申胡子觱篥歌》:“今夕岁华落,令人惜平生。心事如波涛,中坐时时惊。”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然而,真所谓‘心事如波涛’

  • 会稽鸡

    《世说新语.政事》:‘贺太傅作吴郡,初不出门,吴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会稽鸡,不能啼。’贺闻,故出行,至门反顾,索笔足之曰:‘不可啼,杀吴儿。’”三国时,吴会稽人贺邵为吴郡太守,刚到任时,终日不

  • 跿跔科头

    跿( ㄊㄨˊ tú 徒)跔( ㄐㄩ jū 拘):腾跳踊跃。科头:不戴帽子。形容兵士的勇敢。《战国策.韩策》:“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贯颐:弯弓。

  • 就虚避实

    见“避实击虚”。《清史稿·洪秀全传》:“尤喜用间谍,混入敌营,又能取远势,声东击西,~。”【词语就虚避实】  成语:就虚避实汉语大词典:就虚避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