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扬雄草玄

扬雄草玄

草玄:起草,撰写《太玄》。扬雄(字子云)是西汉著名的学者,平生好学,著述颇丰。汉哀帝时,外戚丁氏、傅氏和董贤等权臣先后辅政专权,凡是投靠、依附他们的人,一入仕途就能做到俸禄二千石的高官。而扬雄却埋头撰写《太玄》,把名利看得很淡薄。有人嘲笑扬雄只知写《太玄》,但没有任何禄位。扬雄写《解嘲》剖白心迹。其中说:“公孙弘对策金马门,位至宰相;霍去病征讨匈奴,在祁连山发迹;司马相如靠卓氏资助,东方朔割肉给妻子。我确实无法和他们相比,只好默默无闻地撰写我的《太玄》。”后以此典咏甘守寂寞,埋头著述,淡泊名利,固守清白的文人。

【出典】:

汉书》卷87下《扬雄传下》3565、3566、3573页:“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扬)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其辞曰;‘……公孙创业于金马,票骑发迹于祁连,司马长卿窃訾于卓氏,东方朔割炙于细君。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例句】:

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草玄终疲汉,乌裘几滞秦。” 唐·李峤《宅》:“谁怜草玄处,独对一床书。” 唐·李白《侠客行》:“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唐·李白《古风》之26:“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 唐·高适《赠杜二拾遗》:“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 唐·杜甫《醉高使君相赠》:“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唐·岑参《送颜少府投郑陈州》:“一尉便垂白,数年唯草玄。” 唐·戴叔伦《问严居士易》:“更有垂帘会,遥知续草玄。” 唐·权德舆《奉和崔评事寄外甥刘同州并呈杜宾客……》:“往岁疲草玄,忘年齐举白。” 唐·刘禹锡《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寂寞草玄徒,长吟下书帷。” 唐·罗隐《寄酬邺王罗会公五首》之三:“珍重珠玑兼绣缎,草玄堂下寄扬雄。” 唐·殷文圭《题胡州太学丘光庭博士幽居》:“草玄门似山中静,不是公卿到不开。” 宋·陆游《忆荆州游》:“有时凭陵呼五白,笑人辛苦作太玄。” 宋·刘克庄《水调歌头·和仓部弟寿词》:“岁晚太玄草,深悔赋长杨。” 元·李致中《中吕卖花声·月夜》:“云消皎月筛帘影,梦破惊乌绕树声,挑灯起诵太玄经。” 明·陈子龙《咏史》:“固穷莫衡命,守玄常著书。” 清·王夫之《示从游诸子》:“勿劳载酒询奇字,便草玄文亦子虚。”


猜你喜欢

  • 后鞭

    《庄子.达生》:“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后因以“后鞭”喻鞭策、激励后进。清钱谦益《次韵赠别友沂》:“吾子视后鞭,老夫识退茹。”【词语后鞭】   汉语大词典:后鞭

  • 不追既往

    见“既往不咎”。清·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李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词语不追既往】  成语:不追既往汉语大词典:不追既往

  • 稚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热忱礼贤待宾。稚,指南昌高士徐稚。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稚榻蓬莱掩,膺舟巩洛停。”【词语稚榻】   汉语大词典:稚榻

  • 刘孝标

    《梁书.文学传下.刘峻传》:“刘峻字孝标,平原平原人……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阳

  • 景升儿

    同“景升豚犬”。宋刘辰翁《最高楼.寿秋水》词:“常恨著,景升儿不似。又恨著,景升牛小耳。”

  • 运掌

    《孟子.公孙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后以“运掌”比喻容易。明朱有燉《义勇辞金》一折:“凭着俺,取群雄,如运掌。”【词语运掌】   汉语大词典:运掌

  • 蚊虻走牛羊

    汉代刘向《说苑.说丛:》“蠹蝝剖柱梁,蚊虻走牛羊。”蝝( ㄩㄢˊ yuán 缘):蝗子:意谓蠹虫、蝗子能蛀破硕大的柱子、栋梁、蚊虫、虻虫能驱使牛羊逃跑。比喻小能制大。

  • 相忘江湖

    《庄子.内篇.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用泉水干了,鱼用湿气互相嘘吸,用口沫互相湿润,倒不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故后人以“相忘江湖”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 哄堂

    本作“烘堂”。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以年资最高者主杂事,称杂端。平时公堂会食,不苟言笑。惟杂端笑,在坐其他人也跟着笑,谓之“烘堂”。事见唐代赵璘《因话录.御史三院》,曾慥《类说》引作“哄堂”。后

  • 入鲍忘臭

    鲍:盐腌的干鱼,气味腥臭。比喻人长时间受坏环境的影响,就会麻木或习惯。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见“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南朝梁·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