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扬雄投阁

扬雄投阁

投阁:从高楼上跳下去自杀。西汉末年,王莽图谋篡位,为扫除障碍,杀死政敌甄丰、甄寻父子,把刘棻流放到边远地区。在审讯中,凡是供词中牵涉到的人,不用奏请,一律收捕入狱。当时,著名的学者扬雄正在天禄阁(西汉京城长安皇宫的藏书阁,在未央宫内)校对古书。办案的官员来到天禄阁,准备逮捕扬雄。扬雄恐怕自己难以躲过这场灾难,就慌忙跳楼自杀,差点摔死。王莽听说这事,就说:“扬雄平时从不参与政事,为什么要被关押在这里呢?”暗中派人去询问,原来是刘棻曾跟扬雄学过古代的奇异文字,但扬雄对刘棻等人在政治上的事并不知情。于是,王莽下令赦免。但京城一带的人却用扬雄在《解嘲》中说的话去讥讽他,说:“自甘寂寞道德高,天禄阁上把楼跳;清静无为精神好,却是祥瑞好征兆。”后以“扬雄投阁”为典,感慨文士无辜受难,命运坎坷,或喻指株连罗织之风。

【出典】:

汉书》卷87下《扬雄传下》3584页:“莽诛丰父子,投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扬)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然京师为之语曰:‘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例句】:

唐·李白《古风》之8:“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唐·杜甫《醉时歌》:“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扬子淹投阁,邹生惜曳裾。” 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唐·张继《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宋·林正大《水调歌头·送敬则赴袁州教官》:“休怪相如涤器,莫学子云投阁,儒术亦佳哉!” 宋·林正大《满江红》:“司马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且生前,相遇共相欢,衔杯乐。” 宋·陆游《丰年行》:“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宋·辛弃疾《贺新郎·韩仲止制院山中见访》:“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明·袁宏道《哭临漳令王子声》之2:“云何为而投阁,贺何为而赋楼?” 清·王夫之《续落花诗》:“雕虫投阁羞童子,傅粉全躯愧老生。” 清·柳亚子《读史十首》之9:“不须更看阳秋笔,投阁扬雄善美新。”


【典源】《汉书·扬雄传》:“ (王)莽诛 (甄) 丰父子,投 (刘)棻四裔,辞所连及,便收不请。时 (扬) 雄校书天禄阁上,治狱使者来,欲收雄,雄恐不能自免,乃从阁上自投下,几死。莽闻之曰:‘雄素不与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雄不知情。有诏勿问。”

【今译】 汉时王莽谋图篡位,为清除障碍,杀死甄丰父子,将刘棻流放边远之地,凡与他们有干系的人,直接收捕不必奏请。当时扬雄 (字子云)正在天禄阁校书,治狱使者来逮捕他,扬雄恐怕不能免祸,从阁上跳了下来,几乎摔死。王莽闻知后说:“扬雄从来不参与政事,为什么也有他?”询问原因,原来是刘棻曾跟他学过古文奇字,并不知情,于是才赦免了他。

【释义】 后以此典感叹学者才人无辜受难,命运多舛; 或以“扬雄阁”借指从事著述之所。

【典形】 雕虫投阁、投阁、投汉阁、投天禄、扬雄阁、扬雄投阁、子云投阁、投阁先生、投阁嗤扬子。

【示例】

〔雕虫投阁〕 清·王夫之《续落花诗》:“雕虫投阁羞童子,傅粉全躯愧老生。”

〔投阁〕 明·袁宏道《哭临漳令王子声》之二:“云何为而投阁?贺何为而赋楼?”

〔投汉阁〕 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据授司议郎》:“独惭投汉阁,俱议哭秦庭。”

〔投天禄〕 宋·孔平仲《寄子由》:“长卿著犊鼻,扬子投天禄。”

〔扬雄阁〕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天禄扬雄阁,承明严助庐。”

〔扬雄投阁〕 宋·陆游《丰年行》:“书生识字亦聊尔,莫作扬雄老投阁。”

〔子云投阁〕 宋·辛弃疾《贺新郎·韩仲止制院山中见访》:“作赋相如亲涤器,识字子云投阁。”


猜你喜欢

  • 长卿壁

    同“长卿四壁”。宋林逋《和酬杜从事题壁》诗:“寥然长卿壁,题赠比兼金。”

  • 为法自毙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此言意谓自己立法,自受弊害。后用喻自

  • 迟光

    源见“迟日”。指春光。唐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词语迟光】   汉语大词典:迟光

  • 置驿

    源见“郑驿留宾”。谓设置款待友朋之所。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诗:“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词语置驿】   汉语大词典:置驿

  • 社稷臣

    源见“社稷”。谓关系国家安危之重臣。《史记.袁盎鼂错列传》:“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唐杜审言《泛舟送郑卿入京》诗:“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清李渔《玉搔头.擒王》:“朝

  • 在德不在险

    德:旧指仁政。险:指天险。 意谓国家的巩固在于推行仁政,而不在于凭恃天险。语出《史记.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

  • 此真汉相

    《汉书.王商传》:“(商)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余,身体鸿大,容貌甚过绝人。河平四年,单于来朝,引见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商起,离席与言。单于仰视商貌,大畏之,迁延却退。天子闻而

  • 摘山煮海

    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裴骃集解引如淳曰:“铸钱煮盐,收其利以足国用。”摘(tì):发,指开发。“摘山煮海”,意谓

  • 帝尧文思

    《尚书.虞书.尧典.序》:“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尚书》记载帝尧聪明文思,将帝位让给虞舜。后遂用为皇帝禅位之典。唐.杜甫《收京三首》其二:“羽翼怀商老,文思忆帝尧。”句

  • 罍耻

    源见“瓶竭罍耻”。指因未能尽职而心怀愧疚。清王夫之《显考武夷府君行状》:“鲜民罍耻之年,正故国天崩之日。”亦谓饮酒至尽,酒器皆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阴注阳受》:“其人以巨杯引满而饮,寝少顷而觉,觉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