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面缚舆榇”。谓脱光上衣,缚手于背,表示战败投降。唐贾至《虎牢关铭》:“太宗据之以拒河朔,克擒丑夏,伪郑袒缚而请命。”【词语袒缚】 汉语大词典:袒缚
见“不知所措”。【词语未知所措】 成语:未知所措汉语大词典:未知所措
源见“李郭同舟”。指高逸不凡的名声。元 任昱《水仙子.泛舟》曲:“船如天上行,人传李 郭仙名。”
源见“中流击楫”。表示誓死驱逐敌虏、收复失地的壮烈气概。柳亚子《浙游杂诗》:“探胜归来水一洼,渡江击楫愿还赊。”
《汉书》卷九十八《元后传》:“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慷慨悲歌的豪侠之士。明陈子龙《春晚王京兆邀游城南韦园》诗之三:“我思击筑人,萧条千里暮。”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三更忽遇击筑人,无故悲歌必有因。”【词语击筑人】 汉语大
同“万几”。唐白居易《君不行臣事策》:“〔王者〕谨殿最而赏罚焉,审幽明而黜陟焉,则万枢之要毕矣。”【词语万枢】 汉语大词典:万枢
同“青女”。明袁宏道《雁字》诗:“青腰玉女霜前牍,大翮先生化后身。”
源见“髀肉复生”。形容戎马倥偬,奔波忙碌。宋郑獬《读蜀志》诗:“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亦用以形容忧愁。宋杨亿《洞户》诗:“东城剑骑何曾出,只为离愁髀肉消。”
同“龙蟠虎踞”。柳亚子《追忆张秋石女士》诗之二:“剩粉馀香愁隔世,蟠龙踞虎落谁家?”见“虎踞龙盘”。宋·秦观《游汤泉记》:“是日风噎,望建业江山~之状,皆依约而得之。”【词语蟠龙踞虎】 成语:蟠龙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