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一匡九合”。谓纠合力量,匡定天下。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词语匡合】 汉语大词典:匡合
《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周都于镐京,周成王时,周公又建洛邑为东都。后世因以“作洛”指另建新都。《文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薛综注:“我,我高祖也。
《晋书.齐王同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移天易日”,比喻权臣擅权,偷天换日,为所欲为。《北史.广平王匡传》:“虽未指鹿为马,移无徙日,实使蕴藉之士,耸气座端;怀道之夫,结舌筵次。”并列 比
诡:诡诈。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为。 意谓兵不厌诈。语出《孙子.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
同“纫兰结佩”。宋苏轼《殢人娇.白发苍颜》词:“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左太冲(左思)绝丑,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梁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安仁(潘岳字安仁)至
《国语.鲁语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三国.呈韦昭注:“防风,汪芒氏之君名也。违命后
见“半路出家”。《醒世恒言》卷33:“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作生意,便是~的一般。”
参见:伯英草圣
《吕氏春秋.忠廉》:“卫懿公有臣曰弘演,有所于使。翟人攻卫……及懿公于荥泽,杀之,尽食其肉,独舍其肝。弘演至,报使于肝毕,呼天而啼,尽哀而止,曰:‘臣请为襮。’因自杀,先出其腹实,内懿公之肝。”后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