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车

悬车

悬车:古代官员退休后,把原来任职时所乘坐的车悬挂起来,表示告老退居故乡之意。汉代规定,官吏到了70岁,因耳目不灵,腿脚不便,就应悬车退休家居。西汉御史大夫薛广德就是主动提出退休请求而悬车家居的。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人。研究《鲁诗》,教授给龚胜等人。御史大夫萧望之请薛广德为自己的属官,通过几次交谈讨论,认为薛广德是个大材,对经书研究透彻,而且品行高洁,很器重他,就推荐薛广德在朝廷任职。薛广德先任博士,参加了在石渠阁举行的讨论《五经》异同的研讨会,先后担任谏大夫、长信少府、御史大夫等职务。后来因为农作物受灾造成百姓流离的灾荒,薛广德和于定国丞相、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3人同时提出退休返乡的请求,皇帝各赐给每人4匹马拉的小车一辆、黄金60斤,免去官职,准于退休还乡。薛广德担任御史大夫只有10个月。他返回原籍沛郡时,太守亲自来到郡界迎接。沛郡官民都感到荣耀,把皇上赐给薛广德的安车悬挂起来传给子孙后瞻仰。后以“悬车”为典,咏官吏年老退休。

【出典】:

汉书》卷71《薛广德传》3046-3048页:“薛广德字长卿,沛郡相人也。以《鲁诗》教授楚国,龚胜、舍师事焉。萧望之为御史大夫,除广德为属,数与论议,器之,荐广德经行宜充本朝。为博士,论石渠,迁谏大夫,代贡禹为长信少府,御史大夫。”“后月余,以岁恶民流,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县(悬)其安车传子孙。”

【例句】:

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闲心静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俭传》:“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以萌,乃合门悬车,不预政事。” 南朝梁·徐勉《与大息山松书》:“中年聊于东田,欲穿池种树,少寄情赏;又以郊际闲旷,终可为宅。傥获悬车致仕,实欲歌笑于斯。” 唐·韦应物《送郗詹事》:“君子独知止,悬车守国程。” 唐·权德舆《醉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相期悬车岁,此地即中林。” 唐·白居易《合致仕》:“挂冠顾翠缨,悬车惜朱轮。” 宋·王禹偁《乞归私第养疾表》:“尽瘁匪躬,尚更期于晚岁;悬车告老,敢轻议于明时?” 宋·刘克庄《转调二郎神》:“趁此际,纳禄悬车,亦为大司农省。” 宋·吴潜《二郎神·己未自寿》:“还自祝愿早悬车里社,始为收拾。” 元·揭傒斯《杨氏忠节祠记》:“年六十余已悬车告老,将二十余载,闻一权臣擅国,遂至饿死。” 明·高启《送赵使君致仕归别业》:“吏收封印朝辞郎,人贺悬车晚在乡。” 清·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二首》之一:“侍帝官如谪籍初,一麾况复早悬车。”


【词语悬车】   汉语词典:悬车

猜你喜欢

  • 负局人

    汉.刘向《列仙传.负局者》:“负局先生者,不知何许人也,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徇吴市中,炫磨镜。一钱磨之。”局,指镜箱。负局,即谓背着镜箱磨镜。“负局人”是隐于磨镜业的仙人,又称“负局仙”,见《

  • 鞭先著

    同“祖鞭先着”。元王逢《奉陪神保大王宴朱将军第闻弹白翎雀引》诗:“为臣义同葵与藿,将军固合鞭先著。”

  • 望文生义

    文:文字,这里指字面。只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不求确切了解词句的内容。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望文生义之误》:“昔顾涧翁谓梅磵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孽海花》四回:“第一个时期,是开创时期

  • 冻浦鱼惊

    源见“王祥卧冰”。谓孝感于物。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其他 孝亲之举。语本《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

  • 直笔

    源见“董狐直笔”。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笔》:“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词语直笔】   汉语大词典:直笔

  • 就猪肝

    源见“食无肝”。谓客居他邑。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书怀十韵寄刘韦二前辈二公尝于此县寄居》:“脱身离虎口,移疾就猪肝。”

  • 眼不识丁

    同“不识一丁”。宋文天祥《不睡》诗:“眼不识丁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见“目不识丁”。宋·文天祥《不睡》诗:“~马前卒,隔床鼾鼻正陶然。”【词语眼不识丁】  成语:眼不识丁汉语大词典:眼不识丁

  • 琴高乘鲤

    汉刘向《列仙传.琴高》:“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 彭之术,浮游冀州 涿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

  • 读书种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五:“周益公(指诗人周必大)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读书种子,喻累代读书之人,如种子相传,繁衍不息。《明史.方孝孺传》:“先

  • 身无分文

    主谓 身上没有一分钱。萧育轩《乱世少年》:“山,山,这里到处是山! 人生地不熟,~,我投奔何处呢?”△贬义。用于生活困苦方面。→一贫如洗囊空如洗 囊空一洗 ↔腰缠万贯 堆金迭玉【词语身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