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梁刺股

悬梁刺股

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载:汉人孙敬,字文宝,晨夕闭门苦读,时人称他“闭户先生”。他还“以绳系头悬屋梁”,以警示疲倦打瞌睡。因家贫,曾编杨柳为简抄书。孙敬后来成为大儒。又《战国策.秦策一》载:战国时苏秦好学,为钻研《太公阴符》,他深夜不睡,“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因以“悬梁刺股”为刻苦读书学习之典。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悬梁刺股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见“悬头刺股”。明·徐霖《绣襦记·剔目劝学》:“岂不闻古之人~,以志于学。”


【典源】《战国策·秦一》:“ (苏秦)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太平御览》卷六一一引 《史记》 曰:“苏秦,洛阳人,与魏人张仪同师事鬼谷先生。读书至睡,秦辄引锥刺股,血流至踝。”又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曰:“孙敬好学,时欲寤寐,悬头至屋梁以自课。常闭户,号为闭户先生。”

【今译】 战国时苏秦夜间读书,苦心揣摩诵读,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血一直流到脚上。汉代孙敬好学,将头发系住悬在屋梁上,防止打瞌睡,用来督促自己。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人刻苦攻读。

【典形】 刺股、刺股悬头、梁悬、悬梁、悬头苦学、锥钝股多坑。

【示例】

〔刺股〕 宋· 王安石《酬慕客员外》:“吹毛未识腰间剑,刺股犹藏袖里锥。”

〔刺股悬头〕 元· 武汉臣 《生金阁》:“想刺股悬头去读书,则我这当也波初。”

〔梁悬〕 南朝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时坐睡而梁悬,栽枝梧而锥握。”

〔悬梁〕 明·汤显祖《牡丹亭》:“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

〔悬头苦学〕 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词语悬梁刺股】  成语:悬梁刺股汉语词典:悬梁刺股

猜你喜欢

  • 百揆时叙

    百揆( ㄎㄨㄟ kuī ):百事。时叙:承顺。 各种事务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形容人有管理才能。语出《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左传.文公十八年》:“故《虞书》数舜之功,曰‘纳于百揆

  • 毛遂登门

    同“毛遂自荐”。唐李端《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诗:“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

  • 商陵民

    源见“别鹤操”。指被迫离异的夫妻。唐白居易《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民。”

  • 毛嫱

    古代美女,与西施并称。《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管子.小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盛怨气于面,不能以为可好。”【词语毛嫱】   汉语大词典:毛嫱

  • 郢声

    同“郢中曲”。唐皎然《杼山禅居寄赠东溪吴处士冯》诗:“身当青山秀,文体多郢声。”【词语郢声】   汉语大词典:郢声

  • 灞桥诗在

    源见“骑驴索句”。指灞桥风雪中苦吟之诗。用以咏雪。宋方岳《酹江月.梦雪》词:“春到梅梢香逗也,尽有心情行乐。剡曲舟回,灞桥诗在,一笑人如昨。”

  • 鬓成潘

    源见“潘安白发”。借指头发早白。宋吴文英《木兰花慢.重游虎丘》词:“年年,叶外花前,腰艳楚、鬓成潘。”

  • 羞面见人

    因羞愧而怕见人。褚渊(435-482年),字彦回,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历仕宋齐两朝。在宋时,褚渊是宋文帝的驸马。宋文帝的儿子宋明帝非常信任他,在临死之前遗命他和袁粲共同辅佐苍梧主刘昱(即后废帝)

  • 蹇谔匪躬

    同“蹇蹇匪躬”。谔,直言。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张九龄在相位,有蹇谔匪躬之诚,玄宗既在位年深,稍怠庶政,每见帝无不极言得失。”见“蹇蹇匪躬”。唐·郑处海《明皇杂录》:“张九龄在相位,有~之诚,元

  • 不二价

    源见“韩康卖药”。谓老少无欺,医德高尚。明袁宏道《赠李医者》诗:“君非韩伯休,胡乃不二价?”【词语不二价】   汉语大词典:不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