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

孟子.公孙丑上》:“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后以恻隐之心比喻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亦作“恻怛之心”。

《警世通言》卷二一:“俺与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实出恻隐之心,非贪美丽之貌。”前秦苻朗《符子》:“观刑曰乐,何无恻怛之心焉?!”


偏正 对遭遇不幸的人所怀有的同情怜悯之心。高和《越轨诉讼》:“蹲了一阵冷得蹲不住,他就站起来绕着电话亭踱步跺脚。电话亭里的老头见他这样,动了~,拉开小窗户问:‘这位同志是不是等电话?’”△用于同情方面。 →悲天悯人 ↔铁石心肠。也作“恻怛之心”。


【词语恻隐之心】  成语:恻隐之心汉语词典:恻隐之心

猜你喜欢

  • 雌声

    《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初,温自以雄姿风气是宣帝、刘琨之俦,有以其比王敦者,意甚不平。及是征还,于北方得一巧作老婢,访之,乃琨妓女也。一见温,便潸然而泣。温问其故,答曰:‘公甚似刘司空。’温大悦

  • 鲁姑弃子

    汉刘向《列女传.节义》:“鲁义姑姊者,鲁野之妇人也。齐攻鲁至郊,望见一妇人,抱一儿携一儿而行。军且及之,弃其所抱,抱其所携而走山,儿随而啼,妇人遂行不顾。齐将乃追之,问所抱者谁也,所弃者谁也。对曰:‘

  • 乔松之寿

    参见:松乔之寿偏正 像仙人王乔、赤松子那样长寿。语出《战国策·秦策三》:“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授之,必有伯夷之廉;长为应侯,世世称孤,而有乔松之寿。”《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曰:‘君听臣之

  • 先驱蝼蚁

    《战国策.楚策一》:载:楚宣王到云梦泽出游打猎,玩得很高兴,“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即死后,讳死,故这样说),谁与乐此矣(即你与谁再来此游乐,这是指下文的安陵君说的)?’安

  • 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弩:古代用扳机射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途程。鲁缟:山东曲阜出产的一种极薄的丝织品。 强弩所发的箭,飞行已达末程,连极薄的鲁缟也射不穿。 比喻强大的力量临近衰竭时,就不能起作用。语出《史记

  • 燕然笔

    源见“勒铭燕然”。指歌颂战功的文笔。唐羊士谔《送张郎中副使自南省赴凤翔幕府》诗:“当奋燕然笔,铭功向陇头。”【词语燕然笔】   汉语大词典:燕然笔

  • 王春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壬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后因以“王春”指夏历新春。唐杜甫《暮春送马大卿赴阙》诗:“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词语王春】   汉语大词典:王春

  • 子胥弃江

    源见“伍胥潮”。谓忠直之臣遭谗遇害。唐李白《行路难》之三:“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 元凯贵

    《晋书.杜预传》:“杜预字元凯……时帝密有灭吴之意,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祜病,举预自代……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杜预仕晋,历任要职,后遂以“元凯贵”指才华、功勋卓著的大臣。

  • 卖杏花

    宋代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代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杏花消息雨声中。”宋代王季夷《夜行船》:“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卖杏花”之语出自陆游诗句,写出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