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虎啸”。《北史.张定和传论》:“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并列 比喻英雄顺应时代潮流奋起。《北史·张定和传论》:“~,龙腾云起,英贤奋发,变各因时。”△褒义。多用于形容英雄人物的出
《淮南子.修务》:“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注: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墨子听到楚国欲攻宋国的消息,很惊恐,于是他走了十日十夜,脚上起了几层老茧而不休息,为了劝楚放弃攻宋之
《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注:渥洼,水名,为党河支流,在今甘肃安西县。太一,北极大星)。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霑赤汗兮沫流赭(应劭曰:大宛马汗血霑濡,流沫如赭。)
同“山阴道上”。宋 张履信《柳梢青》词:“行云掩映春山。真水墨、山阴道间。”
同“李斯忆黄犬”。唐骆宾王《畴昔篇》:“邹衍含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长期习惯怎样,就会养成怎样性格。 表示习惯成自然。语出《书.太甲上》:“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孔安国传:“言习行不义,将成其性。”晋.葛洪《抱朴子.勗学》:“盖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
谓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晋代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主谓 时间不等人。晋·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多用于劝戒人们抓紧时机。
盗窃箱笼等财物。《庄子.胠箧》:“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亦作“揭箧探囊”。《旧唐书.酷吏传序》:“今夫国家行斧钺之诛,设狴牢之禁以防盗者,虽云固矣,而犹逾坦掘冢,揭箧探囊,死者于前,盗者于
源见“洛神”。形容女子体态轻盈,行步飘逸。宋徐俯《卜算子》词:“不见生尘步,空忆如簧语。”宋向子諲《七娘子》词:“而今不见生尘步,但长江、无语东流去。”
源见“沧浪濯缨”。指《沧浪歌》。《文心雕龙.明诗》:“孺子‘沧浪’,亦有全曲。”也表示避世抗俗。清陈梦雷《寄答李厚庵百韵》:“君节诚不亏,鼓枻歌‘沧浪’。”【词语沧浪】 汉语大词典: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