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弄兵潢池

弄兵潢池

弄兵:挥舞兵器,动干戈。潢(huáng黄)池:积水浅塘。龚遂(?-前62年)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初为昌邑王刘贺郎中令,勇于谏诤。汉宣帝即位后,渤海及附近各郡(今辽宁、河北、山东及天津市沿海一带地区)因闹饥荒,农民纷纷起来反抗。宣帝想委派得力官员任渤海太守,丞相和御史都推荐龚遂,宣帝任命他为太守。在接见时,宣帝看到,龚遂70多岁,身材短小,和听说的不符,心里看不上他。宣帝询问治理渤海郡的方法,龚遂说:“渤海地区离首都太远,朝廷的恩泽常降临不到那里。百姓饥寒交迫,当地官吏又不加体恤,这样就造成了自家无知的孩子在积水塘边偷偷摆弄起刀枪的局面了。”龚遂认为对百姓造反,不必大惊小怪,而应稳妥地采取安抚政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以“弄兵潢池”为典,比喻不自量力地发动兵变,多用以指农民起义或藩镇叛乱。

【出典】:

汉书》卷89《循吏传·龚遂传》3639页:“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

【例句】:

唐·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每想潢池寇,犹稽赤族惩。” 清·蒲松龄《唐太史命作生志》:“燕巢危幕,至倾拔木之风;兵弄潢池,大惧炎昆之火。” 清·无名氏《偷甲记·吊甲》:“弄潢池狂矢穿天,是谁人在榻侧眠。”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清·黄遵宪《感怀》:“迩者盗潢池,神州洿腥膻。” 清·章太炎《革命之道德》:“今之革命,非徒弄兵潢池而已,又将借权以便从事。” 清·章太炎《致袁世凯商榷官制电二》:“发难首功者,非无稳健智略之人,何取弄兵潢池之陈其美?”


述补 潢,积水池。在积水池里玩弄兵器。后多用以比喻起兵作乱。语本《汉书·龚遂传》:“海濒遐远,不霑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章炳麟《革命之道德》:“今之革命,非徒~而已,又将借权以便从事。”△旧时对造反的忌讳的说法。也作“潢池弄盗”、“潢池弄兵”。


【词语弄兵潢池】  成语:弄兵潢池汉语词典:弄兵潢池

猜你喜欢

  • 黄公盖

    《汉书.循吏传.黄霸传》:“上擢霸为扬州刺史,三岁,宣帝下诏曰:‘制诏御史: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颖川太守,秩比二千石,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缇油屏泥于轼前,以章有德。’”西汉循吏黄霸以

  • 元规污

    同“元规尘”。清 曾习经《上巳同人集天宁寺饮石遗寓斋》诗:“庶屏元规污,来歌沧浪水。”

  • 千里骨

    源见“千金市骨”。千里马的骨骼。比喻英俊不凡的气质。宋苏轼《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诗:“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词语千里骨】   汉语大词典:千里骨

  • 腹有鳞甲

    鳞甲:鱼身上的鳞片和动物身上的硬壳。比喻居心深密,不易接近。李严,字正方,后改名平,刘备时任尚书令,与诸葛亮共受遗诏辅助幼主。为人居心深密。后诸葛亮攻打曹魏,兵驻祁山,李严催督运粮和物资,适逢淫雨不绝

  • 七步成文

    同“七步成诗”。唐员半千《陈情表》:“若使臣七步成文,一定无改,臣不愧子建;若使臣飞书走檄,援笔立成,臣不愧枚皋。”

  • 虎豹驹有食牛之气

    虎豹之子虽幼小,却有吃掉牛的气慨,比喻少年英才。《太平御览,兽.虎》尸子曰:“虎豹驹,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

  • 江郎五色笔

    同“江淹笔”。清施补华《岘傭说诗》三四:“谢玄晖名句络绎,清丽居宗……其秀气成采,江郎五色笔尚不能逮。”

  •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加,金石为亏。”谓人的诚心所到,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因此,常用来形容对人真诚所产生的强大感染力。亦作“精诚所加,金石为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宋.范

  • 洛宾笙

    同“洛滨笙”。南朝 梁刘孝绰《酬陆长史倕》诗:“风传凤台管,云渡洛宾笙。”【词语洛宾笙】   汉语大词典:洛宾笙

  • 蜀鹃

    源见“望帝啼鹃”。称杜鹃鸟。清赵翼《愍忠寺石坛相传唐太宗葬战骨处》诗:“归随辽鹤迹,啼有蜀鹃痕。”【词语蜀鹃】   汉语大词典:蜀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