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廉公思赵将,吴子泣西河

廉公思赵将,吴子泣西河

廉公:指廉颇,战国时赵名将。赵惠文王时任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赵孝成王时,秦赵长平之战,廉颇坚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三年之久。后因赵国中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而遭惨败。之后,廉颇战胜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因受人挑拨出亡魏国。在魏期间,时常想回到赵国继续做赵国将领。吴子,吴起(?-前381年)战国时兵家。卫国左氏(山东曹县北)人。任魏将时,屡立战功,魏文侯却听信谗言,把他从西河召回。吴起被迫离开西河时,望着西河痛哭流涕,说:“魏君听信谗言,西河之地不久就要被秦国占领了。”这两个意义相近的故事(典故),均深含怀旧之情。见于丘迟《与陈伯之书》。此处丘迟借以启发陈伯之的思旧之情,使陈伯之下决心叛魏归梁。陈伯之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县)人。幼为劫盗,及年长,目不识书,资性昏昧。积战功于齐末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据寻阳以拒梁。梁武帝萧衍夺取政权后,招降了他,仍任他为江州刺史。502年,陈伯之受部下邓缮的怂恿,起兵反梁,战败后降北魏,做平南将军。505年冬,梁武帝命其弟萧宏率兵北伐。萧宏命其记室(主管表奏,文书的官员)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信——《与陈伯之书》。这封信是一篇出色的招降文章,针对陈伯之的处境和心理状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义正辞严又娓娓动听,既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又表现了作者对陈伯之的真挚情谊,致使陈伯之见信后,幡然悔悟,遂拥兵八千归降了梁朝。丘迟(464-508年)字希范,吴兴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初仕齐朝。任殿中郎。后入梁,官至司徒从事中郎。能诗善文,辞采富丽,尤以抒情写景见长。齐梁间著名文人。

【出典】:

梁书》卷20《陈伯之传》315页:“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chóu筹,昔日、从前)日,抚弦登陴(pí皮,城上的矮墙),岂不怆恨。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图,自求多福。”


猜你喜欢

  • 拥经问疾

    《后汉书.桓荣传》:“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帝幸其家问起居,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经:六经。桓荣曾为太

  • 一笑置之

    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谓轻蔑地一笑,把它搁在一边。表示不予理会。《官场现形记》四六回:“漕台见他如此说法,晓得他牛性发作,也只好一笑置之。”偏正 笑一笑就搁置一边,不予理会。语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参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见“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老舍《小坡的生日·上学》:“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的神气。”【词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成语: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此:指军事或政治力量。 用这样的实力来攻城,哪个城攻克不了? 用反诘的语气,强调某方实力之强。语出《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明.钱轵《甲申传信录》

  • 易城玉

    源见“完璧归赵”。原指和氏璧。借指珍宝。宋晁冲之《同鲁山韩承观女灵庙前险石》诗:“我知此必蕴灵异,何止怀藏易城玉。”

  • 斋运百甓

    同“陶侃运甓”。清 翁诰《题金亦陶运甓图》诗:“长沙励志向中原,朝暮州斋运百甓。”

  • 雍门弹

    同“雍门琴”。宋苏轼《甘露寺》诗:“聊兴广武叹,不待雍门弹。”

  • 虎豹不外其爪

    虎豹不轻露爪牙,比喻军威不可轻世。《淮南子.兵略训》:“夫飞鸟之势也,俛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俛:同俯,攫( ㄐㄩㄝˊ jué 决).

  • 彝伦攸斁

    彝:常。伦:理。攸:所。斁( ㄉㄨˋ dù ):败坏。 治国安民的常理遭到破坏。语出《书.洪范》:“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泪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斁。”三国.魏.王粲《为刘荆州谏袁

  • 守白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室比喻心。”后因以“守白”谓保持空明的心境。宋陆游《斋居书事》诗:“道室焚香勤守白,虚窗点《易》静研朱。”【词语守白】   汉语大词典: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