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废学如断织

废学如断织

汉代乐羊子中途停学,其妻引刀断织以劝戒的故事。意思是学习半途而废,如断织于机上。《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外出求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他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亡:同“无”。


猜你喜欢

  • 靡然向风

    同“靡然顺风”。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乃正六乐,治五礼……于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其他 靡然,倒下的样子。向风,闻风仰慕。形容群起效法,成为风气。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或徒

  • 穿窬之盗

    穿壁踰墙的小偷,常比喻行动鬼鬼祟祟,怕人看透自己心思的人。“穿窬”也作“穿踰”。《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朱熹集注:“穿,穿壁。窬,踰墙。言其无实盗名,而常

  • 剪商

    《诗经.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为大王。居岐之阳,实始剪商。”东汉.郑玄笺:“剪,断也。大王自豳徙居岐阳,四方之民咸归往之,于时而有王迹。故云是始断商。”《诗.鲁颂.閟宫》中有“实始剪商”句,是说

  • 林蕴磨颈

    林蕴,人名;磨颈,用凶器磨颈部进行威胁。后作为尽忠报国的典故。出自唐林蕴事迹。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生卒年月不详。贞元年间曾在西川节度使韦皋手下任推官。元和元年(806年)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使刘闢

  • 范蠡载西施

    源见“范蠡扁舟”。又唐杜牧《杜秋娘诗》:“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后代据此传说范蠡助勾践灭吴后,偕西施泛五湖避祸远隐。明汤显祖《牡丹亭》四七出:“〔丑〕范蠡载西施。〔净〕五湖在那里?”清王昙《留侯祠

  • 执馘

    《诗.大雅.皇矣》:“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毛传:“馘,获也。不服者杀而献其左耳曰馘。”郑玄笺:“执所生得者而言问之,乃献所馘,皆徐徐以礼为之。”后以“执馘”称杀敌献功。唐杨乘《甲子岁书事》诗:“武士

  • 碑沉楚山

    同“碑沉汉水”。唐杨巨源《襄阳乐》诗:“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

  • 忧心如醉

    心怀忧虑,如喝醉酒。 形容忧心深切。语出《诗.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后汉书.刘宽传》:“宽常于坐被酒睡伏,帝问:‘太尉醉耶?’宽仰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唐.骆

  •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千金之子:指富家子弟。市:大众会集之处,古代执行死刑,多在闹市。 古代富家子弟即使犯了死罪,也可免于集市服刑。语出《史记.货殖列传》:“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同书《越王勾践世家

  • 跃马檀溪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下裴松之注引《世语》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