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庖丁解牛”。喻指处事裕如的能力。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昌黎 韩宣英,好实蹈中之士也。前为司封郎,以馀刃剸剧于计曹。”亦喻指利刃。宋苏轼《再送》诗之二:“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周灵王》:“越又有美女二人,一名夷光,一名修明,以贡于吴。吴处以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卷以待月,二人当轩并坐,理镜靓妆于珠幌之内,窃窥者莫不动心惊魂,谓之神
源见“相濡以沫”。比喻人在困难中相互救助。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菱角》:“媪喜,便为炊饭织屦,劬劳若母……少有病苦,则濡煦过于所生。”【词语濡煦】 汉语大词典:濡煦
同“补天”。唐杜甫《九日寄岑参》诗:“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源见“山公启事”。借指向朝廷启奏甄拔人才的官员。明王思任《送马仲台之官南雍》诗:“赤文洞老劳雠字,启事山公忽简宣。”
同“三冬足文史”。唐韦嗣立《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六月飞将远,三冬学已精。”
源见“莼羹鲈脍”。喻归隐。清宋琬《二陆宅》诗:“堪笑机 云非俊物,秋风不共步兵归。”
岁:年。聿:句中语气词。暮:晚。 一年快过完了。 指年终岁晚。语出《诗.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除,曷云其还,岁聿云暮。”唐.李峤《楚望赋并序》:“岁聿云暮,游子多怀。”唐.陆贽《崔造右庶
同“举火取笑”。晋潘岳《西征赋》:“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以纵慝。”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髠、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北,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