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和氏之璧”。识真伪大体的贤能之臣。唐孟郊《送孟寂赴举》诗:“况当圣明主,岂乏证玉臣。”
同“洛阳纸贵”。南朝梁元帝《与刘孝绰书》:“洛地纸贵,京师名动,彼此一时,何其盛也!”
亦作“一往情深”。《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桓子野:桓伊,小字子野。谢公:指谢安。后每谓情有所钟不能自己者,为“一往情深”。见“一往情深”
天魔:佛教语,又名天子魔。指深著世间乐,又憎嫉一切贤圣涅槃道法者。舞:舞蹈。此典谓元顺帝怠于朝政,崇信藏传佛教,命16名宫女装扮天魔舞蹈以行乐。元顺帝(1320-1370年),名妥欢贴睦尔,明宗和世子
同“琴高乘鲤”。清王士禛《刘子端舍人惠琴鱼》诗:“琴高骑鲤撇波去,至今溪水桃花香。”
有两桩祸事供选择,自然选取其轻者。语出《国语.晋语六》:“范文子曰:‘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韦昭注:“有二福择取其重;有二祸择取其轻。”《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太和九年》:“或曰:‘拒之必为患。’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为小事争斗。南朝 梁张缵《南征赋》:“人之寓于宇宙也,何异夫栖蜗之争战,附蚋之游禽。”
《后汉书.孔融传》:“岁余,复拜太中大夫。性宽容少忌,好士,喜诱益后进……融闻人之善,若出诸己,言有可采,必演而成之,面告其短,而退称所长,荐达贤士,多所奖进,知而未言,以为已过,故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同“鱼水契”。唐窦常《谒诸葛武侯庙》诗:“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同“唇亡齿寒”。《吕氏春秋.权勋》:“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高诱注:“竭,亡也。”《淮南子.说林训》:“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塞,唇竭而齿寒。”见“唇亡齿寒”。《淮南子·说林训》:“丘夷而渊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