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梁冀传》:“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李贤注:“愁眉者,细而曲折。”东汉大将军梁冀的妻子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好化妆,把眉毛画得又细又弯。后用为
同“昆明灰”。《北齐书.樊逊传》:“昆地池黑,以为劫烧之灰;春秋夜明,谓是降神之日。”
宋.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陆游以梅花自比,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杜预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春秋时,宾孟看到有雄鸡自断其尾,人们以为鸡是由于怕充当祭品而自毁。后用为
《汉书.西南夷传》:“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乃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尝破,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唐.颜师
同“题桥柱”。清张之洞《浣花溪》诗:“鄙哉大桥题驷马,徒以官贵骄其乡。”
源见“都俞吁咈”。指君王的旨意。唐高適《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隐轸推公望,逶迤协帝俞。”
可怜:可惜。 无补于世,浪费精神,令人可惜。 多用作对枉费精神于事无补的慨叹。语出宋.王安石《韩子》:“纷纷易尽百年身,举世何人识道真?力去陈言夸末俗,可怜无补费精神。”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井,皆星宿名,分别为蜀 秦分野。谓自秦入蜀途中,山势高峻,可以摸到参、井两星宿。后因以“扪参历井”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元 撖夅《游香山》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卷五九六:“复次善勇猛,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善勇猛,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梦本虚幻,梦中之梦,更属虚妄无凭。此是佛教语,后常用以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