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尚书履声

尚书履声

履声:走路的声音。郑崇字子游,年轻时为郡文学史,后由大司马傅喜推荐,汉哀帝提拔郑崇任尚书仆射。郑崇屡次求见哀帝谏争政事,哀帝常听从采纳。郑崇每次上殿朝见时,都拖着皮靴子。哀帝一听到远处的走路声,就笑着说:“我一听,就能识别出这是郑尚书的脚步声。”后以此典形容直臣上朝向君王进谏,或咏受到皇帝信任的朝臣。

【出典】:

汉书》卷77《郑崇传》3254、3255页“郑崇字子游,……崇少为郡文学史,至丞相大车属。弟立与高武侯傅喜同门学,相友善。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骖乘则晋后停舆,来朝则汉君识履。” 唐·苏颋《夜发三泉即事》:“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节臣。”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唐·李商隐《上河东公启》:“汲县勒铭,方依崔瑗;汉庭曳履,犹忆郑崇。” 宋·徐铉《送礼部潘尚书致仕还建安》:“履声初下金华省,帆影看离石首城。” 宋·苏轼《次韵朱广庭初夏》:“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宋·黄庭坚《子瞻去岁春侍立》:“殿上给扶鸣汉履,螭头簪笔见秦冠。” 宋·范成大《郑少融尚书初除端殿》:“后日沙堤新宰相,当年革履旧尚书。” 宋·辛弃疾《太常引·寿韩南涧尚书》:“君王着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 宋·刘过《谒京口张守》:“上方已听尚书履,声在星辰最上头。” 元·白朴《梧桐雨》:“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元·赵孟頫《送夹谷公分省陕西》:“暂辍尚书履,荣分陕右弓。” 明·李东阳《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禅祭旅次韵答谢方石赠别》:“郑公听履星俱下,列子乘风气可骑。” 清·钱谦益《赠张坦公》:“中书行省古杭都,曾有尚书曳履无?” 清·袁枚《书制府六十寿诗》:“荒园两曳尚书履,仙草频颁白发亲。” 清·洪亮吉《送杨大梦符至东平书院》:“园林疏疏风屑屑,已觉尚书履声出。”


【词语尚书履声】   汉语词典:尚书履声

猜你喜欢

  • 雪中骑驴

    源见“骑驴索句”。谓苦吟。宋苏轼《赠写真何充秀才》诗:“又不见雪中骑驴孟浩然,皱眉吟诗肩耸山。”

  • 江花

    同“江淹笔”。清熊文举《与减斋书》:“鲍锦不还,江花久萎,虽有一二剞存,无可为鸿巨道者。”

  • 不崩不骞

    《诗经.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汉.毛氏传:“骞,亏也。”唐.孔颖达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南山之寿,不骞亏,不崩坏。”又,《小雅.无羊》:“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 乘坚策肥

    乘好车,骑好马,形容生活豪华。《汉书.食货志上》:“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坚:指坚车。肥:指肥马。亦作“乘坚驱良”。良:指良马。并列 乘好车,驱良马。形容生活奢侈豪华。章炳麟《人无

  • 折腰营口腹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谓为生计而屈身事人。宋苏轼《欧阳叔弼见访》诗:“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 三大征

    指明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宁夏之役,即镇压哱(bō播)拜之乱。哱拜原为蒙古族人,嘉靖中降明,积功升为都指挥。万历初任游击将军

  • 锦屏射雀

    《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载:隋末定州总督窦毅有女才貌出众。窦毅为慎重择婿,于门上悬锦屏,画二雀,凡求婚者须射雀,规定射中雀目者方允婚。接连数十人均未射中,李渊(后来的唐高祖)后至,连发两箭皆中,得其为

  • 撰杖捧履

    《礼记.曲礼上》:“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陈澔集说:“气乏则欠,体疲则伸;撰,犹持也。此四者皆厌倦之容,恐妨君子就安,故请退。”本谓长者坐久而持杖履,有厌倦起行之意。

  • 鲤庭

    源见“孔鲤趋庭”。谓尊长或老师施教之所。唐温庭筠《上首座相公启》:“某谬参华绪,得庇余阴。固已鲤庭蒙翼长之恩,阮巷辱心期之许。”亦借指家教、父训。唐杨汝士《宴杨仆射新昌里第》诗:“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

  • 椒庭

    后妃所居的宫殿,义同“椒房”。《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隋代薛道衡《昭君辞》:“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词语椒庭】   汉语大词典:椒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