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寻山屐

寻山屐

源见“谢公屐”。谓登山穿的木屐。元宋无《送陈行之之信州推官》诗:“自补寻山屐,谁亲垫雨中?”


猜你喜欢

  • 书倩雁

    源见“雁足书”。称托信使传送书信。宋朱敦儒《踏歌》词:“书倩雁,梦借蝶。”

  • 鹏抟鹢退

    源见“鲲鹏展翅”、“六鹢风”。比喻宦海沉浮、仕途进退。清钱谦益《陈昌箕日记诗叙》:“余以馀生颓景,尸居假息,亦不复知海内故人鹏抟鹢退,近作何状。”并列 抟,聚结。鹏抟,鹏鸟聚集旋飞、升腾而翔。语本《庄

  • 罔极

    源见“顾复”。指父母恩德无穷。明沈鲸《双珠记.与珠觅珠》:“怙恃惟隆,乾坤罔极。”亦指人子对父母的无穷哀思。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陛下圣恩齐与哲王,罔极过于曾 闵。”源见“青蝇营营”。指

  • 夔一而足

    参见:一夔足

  • 食枣如瓜

    源见“枣大如瓜”。指珍奇的果实或食品。宋邓肃《临江仙.登泗州岭》词之八:“绰约旗亭沾一笑,众惊食枣如瓜。”

  • 无过乱人之门

    不要经过暴乱的人家。 古人宣扬的一种远祸之道。语出《国语.周语下》:“人有言曰:‘无过乱人之门。’”韦昭注。“乱人,狂悖怨乱之人也。过其门,干其怒也。”也引作〔无过乱门 。《左传.昭公十九年》:“

  • 佩衿

    源见“青衿”。借指学子,士子。宋俞文豹《吹剑四录》:“置我佩衿于城阙,虽区处之未遑,藉卿弹压于京师,实观瞻之攸系。”【词语佩衿】   汉语大词典:佩衿

  • 宫女题

    源见“红叶题诗”。借指落叶。清尤侗《和金孝章落叶诗》:“宫女题留一片在,山童拾得半肩归。”

  • 仲蔚庐

    源见“仲蔚蓬蒿”。借指隐士的居处。北周庾信《奉报穷秋寄隐士》诗:“空枉平原骑,来过仲蔚庐。”

  • 习池巾

    源见“山公醉酒”。山公醉后倒著白接䍦,因以“习池巾”喻斜戴着的头巾。宋高登《蓦山溪.容州病起作》词:“龙山帽,习池巾,归路从敧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