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金铜仙人”。指三国魏明帝迁金铜仙人至洛阳事。借指亡国或朝代变易。亦以感叹古今兴亡。元迺贤《读汪水云诗集》诗之一:“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
源见“武城弦”。谓以礼乐治民。元石子章《竹坞听琴》三折:“你可甚端冕临三辅,调弦理万民。”
《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伐木”一诗是通过对宴请亲友时殷勤待客和醉饱欢舞的描写,歌颂人与人之间的知音友爱关系。开头六句是借鸟鸣奋飞求其友声
源见“朱亥袖椎”。喻指相助解危济困之人。唐李白《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诗:“仍要鼓刀者,乃是袖槌人。”
参见:昭君出塞【词语昭君怨】 汉语大词典:昭君怨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为名不副实的典故。《聊斋志异.折狱》:“〔费祎祉〕方宰淄时,松裁弱冠,过蒙器许,而驽钝不才
源见“禹惜寸阴”。表示对时光的珍视。宋黄庭坚《送杨瓘雁门省亲》诗之二:“旨甘君有妇,尺璧爱分光。”
源见“尾生抱柱”、“守株待兔”。比喻死守陈规,不知变通。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若反以新为嫌,是必拾人牙后,人云亦云。否则,抱柱守株,不敢越限一步,是尚得成家哉!”
王韶之《始兴记》:“晋中朝有质子将归。忽有人寄其书,告曰:‘吾家在观亭庙,石间有悬藤,君扣藤,家人必自出。’归者如言,果有二人出水取书,并曰:‘江伯令君前。’入水,见屋舍甚丽。今俗咸言观亭有江伯神也。
秦楼,原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其丈夫萧史吹箫引凤的凤楼,事出托名汉代刘向《列仙传》;楚馆,原指楚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处的仙馆,事出宋玉《高唐赋》。后人则转称妓院为“秦楼楚馆”。并列 秦楼,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