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姑息

姑息

谓无原则地宽容。曾子病危时,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学生乐正子春和一个小童在旁守护。那个小童看到曾子的床垫十分漂亮,便由衷地表示赞叹。曾子听到后,非常吃惊地说,这是季孙氏送我的,你们扶我起来把垫子换掉。曾元劝他等病有起色后再撤换。曾子对他们说,你们爱我还不如那个小孩,君子是通过使人遵循礼义来表示自己对人的爱,小人则是通过无原则的宽容来表示自己对人的爱。我要那华丽的垫子作什么?能够清白而死,就可以了。曾元等只好为他换掉垫子,再扶他躺下,还没躺好,曾子就断了气。

【出典】:

礼记·檀弓上》:“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huǎn),大夫之箦(zé)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例句】:

元·脱脱《宋史·陶榖传》:“时方姑息武臣,榖坐责,授太常少卿。”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五代》:“自唐天宝以来,上怀私恩而姑息,下挟私劳以骄横。”


【词语姑息】   汉语词典:姑息

猜你喜欢

  • 却睡草

    汉.郭宪《洞冥记》三:“有五味草,初生味甘,花时味酸,食之使人不眠,名曰却睡草。未多国献此草。”据传说载记,有一种草名叫五味草,在不同的生长期味道不同,此草所含的某种成分,有兴奋精神的作用,故食之能使

  • 望西陵

    参见:望铜台

  • 笔则笔,削则削

    笔:指记载。削:指删除。古代文字书于竹简,删改时要用刀刮去竹上的字。 记载的记载,删除的删除。 古时形容修改文字。语出《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林

  • 宜僚临剑正色

    《左传.哀公一六年》:“(白胜)曰:‘市南有熊相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而见之,与之言说,告之故辞,承之以剑不动。……”楚太子建由于遭受奸臣谗言的陷害,流亡国外,被郑人杀死。他的儿子白

  • 汉女

    源见“汉皋解佩”。指传说中的汉水女神。《后汉书.马融传》:“湘灵下,汉女游。”李贤注:“汉女,汉水之神女。”南朝 梁江淹《丽色赋》:“嗟灵王之心悦,怨汉女之情空。”【词语汉女】   汉语大词典:汉女

  • 误置代籍

    《汉书.外戚传.窦皇后传》:“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

  • 存十一于千百

    在千百个中间只保存下十个或一个。 表示绝大多数已失去,只有很少的幸存。语出晋.陆机《叹逝赋》:“顾旧要于遗存,得十一于千百。”后多引作〔存十一于千百〕。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

  • 山简倒载

    同“山公倒载”。唐李瀚《蒙求》:“陈遵投辖,山简倒载。”【典源】《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简) 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 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复能乘骏马,

  • 收三箧

    42` 源见“安世补亡”。谓会聚图书。唐李端《送耿拾遗?使江南括图书》诗:“汉使收三箧,周诗采百篇。”

  • 玉不琢,不成器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此当指规律、事理)。”玉不经雕琢,不能成为器物;人不经过学习修养,不会成为有用之材。后因以“玉不琢,不成器”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方能成就人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