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奉扬仁风

奉扬仁风

世说新语.言语》“居然有万里之势”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太傅谢安赏宏(袁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坐叹其要捷。”后遂以“奉扬仁风”勉励地方官吏施行仁政。宋张孝祥《谢日历表》:“臣敢不建用皇极,奉扬仁风。”


述宾 奉行宣扬仁德的教化。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辄当~,慰彼黎庶。”△多用于教化方面。


【典源】《世说新语·言语》:“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条注引南朝宋·檀道鸾《从续晋阳秋》曰:“袁宏字彦伯,陈郡人……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执手将别,顾左右取一扇而赠之。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合座叹其要捷。”《晋书·袁宏传》亦载。

【今译】 晋代袁宏字彦伯,小字虎。他善于辞令,应答敏捷,后出任东阳郡太守。太傅谢安很赏识他的应对才能,想在匆忙之间试验他一下,在冶亭为他饯行,临当分手时,谢安赠给他一柄扇子。袁宏马上应声作答:“我一定奉扬您的仁风,去抚慰那里的百姓。”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地方官吏实行仁政。

【典形】 东阳仁、奉扬仁风、仁风、仁风扇、仁风扇扬、扇似袁宏、扇以仁风、扬风、袁宏一扇风、袁虎扇、持赠东冶亭、袁郎满扇风、满扇好风、恩结仁风。

【示例】

〔东阳仁〕 宋·钱惟演 《清风十韵》:“东阳仁自布,西颐气还侵。”

〔奉扬仁风〕 宋·张孝祥《谢历日表》:“臣敢不建用皇极,奉扬仁风。”

〔仁风〕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屈庞骥而未伸,将骋仁风之驾。”

〔仁风扇扬〕 唐·柳宗元《阳城遗爱碣》:“昔公之来,仁风扇扬。暴傲革面,柔软有立。”

〔扇似袁宏〕 唐·罗隐《寄池州郑员外》:“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扇以仁风〕 唐·元稹 《对养鸡猪判》:“扇以仁风,阜财为急,教之畜扰,利俗则多。”

〔扬风〕 唐·李隆基《赠崔日知往潞州》:“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

〔袁宏一扇风〕 唐·罗隐《途中献晋州孟中丞》:“楼移庾亮千山月,树待袁宏一扇风。”

〔袁虎扇〕 唐·罗隐《虚白堂前牡丹》:“香暖几飘袁虎扇,格高长对孔融樽。”


【词语奉扬仁风】  成语:奉扬仁风汉语词典:奉扬仁风

猜你喜欢

  • 西风贯驴耳

    见“耳边耳”。清·翟灏《通俗编》卷1:“李白答王去一诗‘有如东风射马耳’,按宋元人又有‘~’语,当即因此转变。”【词语西风贯驴耳】  成语:西风贯驴耳

  • 著脚书楼

    宋代赵元考的绰号。他博览强记,宋代朱弁《曲洧旧闻》卷二:“(赵元考)无书不记,世称‘著脚书楼’。”把他看作会行动的书楼。偏正 宋代赵元考因博览强记而得此绰号。后多用以指称读死书的人。宋·朱弁《曲洧旧闻

  • 吟扣僧门

    源见“推敲”。形容苦心斟酌诗句。唐郑谷《次韵和王驾校书结绶见寄之什》:“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

  • 坐而论道,谓之三公

    三公:古代中央最高三种官衔的合称。 旧指大臣陪侍帝王论政议事。 也形容大臣坐着议论政事。语出《周礼.考工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后多引作〔坐而论道,谓之三公〕。晋.葛洪《抱朴子.明本》:“坐

  • 三鱼

    源见“三鳣集”。即三鳣鱼。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隶释.太尉杨震碑》:“至德通洞,天爵不应,贻我三鱼,以章懿德。”【词语三鱼】   汉语大词典:三鱼

  • 郑家诗婢

    同“郑玄家婢”。沈昌直《题范茂芝寻诗读画图》诗之二:“此是郑家诗婢子,休将薄诉恼先生。”【词语郑家诗婢】  成语:郑家诗婢汉语大词典:郑家诗婢

  • 怀瑾握瑜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王逸注:“瑾、瑜,美玉也。”因以比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并列 瑾、瑜均为美玉,比喻美德

  • 千株橘

    同“千头木奴”。唐孟浩然《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诗:“不种千株橘,惟资五色瓜。”

  • 折长补短

    取有余以补不足。《韩非子.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宋 苏轼《大雪论差役不便札子》:“今者差役,岁费钱几何,及几年一次差役,皆可以折长补短,约见其数。”见“绝长补短”。《韩非子·初见秦》

  • 老龙吉

    《庄子.知北游》:“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妸荷甘日中奓户而入,曰:‘老龙死矣!’神农隐几拥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弃予而死。已矣,夫子无所发予之狂言而死矣夫!’”老龙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