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载酒问奇字”。指受业的学子。清 黄立世《粉蝶儿.自述》套曲:“写怀抱,寄耳目,排风雅,走龙蛇。二三稚子,问奇侯芭。”
唐杜甫《遣怀》诗:“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 李辈,论文入酒垆。”高指高適,李指李白。后以“携高李”指携文友。宋刘辰翁《内家娇.寿王城山》词:“结客少年场,携高 李,闻笛赋游梁。”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唐李峤《上巡察覆囚使历城张明府书》:“俾夫集萤收曜,攀若华而翳景;射鲋堙流,溯扶津而饮液。”
汉蔡邕《琴操.箕山操》:“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尧时为布衣,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仍山而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
汉贾谊《过秦论上》:“〔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后因以“揭竿而起”指武装暴动。清昭梿《啸亭杂录.杨诚斋军门》:“公尝入陛见,其署篆者暴虐,激变营兵,乱军蒲大芳揭竿而起。
源见“千头木奴”。借指家乡柑橘树。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诗:“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词语橘洲】 汉语大词典:橘洲
同“裂麻”。清蒲松龄《过孙给谏芙蓉斋》诗:“圣明无待攀朱槛,痛哭应烦裂白麻。”
源见“燕子楼”。感叹时过境迁。宋苏轼《和赵郎中见戏》之一:“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
同“从长计议”。《水浒传》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见“从长计议”。茅盾《蚀·动摇》:“我这意见对不对,请大家~。”【词语从长计较】 成语:从长计较汉语大词典:从长计
北齐.刘昼《刘子.慎独》:“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独立独寝皆无愧意,后用以谓在私生活中没有败行,因而独居无愧的典故。《宋史.蔡元定传》:“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勾以吾得罪故遂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