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呴沫”。清朱仕琇《太学生陈君墓志铭》:“夫党锢诸贤,虽以风义相高,然呴濡依附,张众为势,视独行君子之风有间矣。”清钱谦益《翰林院侍读学士缪公行状》:“与田夫牧竖偶语,呴濡疾苦,尔汝相狎。”【词语呴
晋.葛洪《神仙传》卷六《王烈》:“王烈者字长休,邯郸人也。……少时本太学书生。……烈入河东抱犊山中,见一石室,室中有石架,架上有素书两卷。烈取读莫识其文字,不敢取去,却着架上。暗书得数十字形体以示(嵇
《隋书.循吏.刘旷传》:“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争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
源见“丰屋蔀家”。谓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七》:“起第宅,采椽粗朴,足避风雨。常称丰屋之戒,若不修德,虽有崇台广厦,犹传舍也。”【词语丰屋之戒】 成语:丰屋之戒
形容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语出《三国志.蜀志.张飞传》:“飞至江州,破(刘)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苏文洋《古今联话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吴延陵季子(即吴公子季札)游于齐,见遗金,呼牧者取之。牧者曰:‘子居之高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有君不君,有友不友,当暑衣裘君岂取金者乎?’延陵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姓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著名史官。晋代干宝因为撰写了《搜神记》而被时人称为“鬼子董狐”。《晋书.干宝传》:“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凡三十卷。以示刘惔,惔曰:‘卿可谓鬼之董狐。’”后多用以
源见“百二山河”。形容山关地势险要。清孙致弥《秋感》诗:“辽海关门百二雄,长城万里忆先公。”
同“题桥柱”。唐苏颋《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诗:“岁年书有记,非为学题桥。”【词语题桥】 汉语大词典:题桥
言已婚男女相悦,不能结合之憾。唐代张籍《节妇吟》:“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后人多引作“恨不相逢未嫁时”。【词语恨不相逢未嫁时】 成语:恨不相逢未嫁时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