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矣。”

春秋时,晋人豫让在投奔知伯后,受到重视与尊敬。后赵襄子杀死了知伯,并漆了他的头骨作饮器(或说为溺器)。豫让逃到山中,时刻准备刺杀赵襄子,为知伯报仇。这里所录的话就是豫让为报知伯知遇之恩,而发出的誓言。

士在这里作“男儿”解,是泛指,以与下文中的“女”相对。“士为知己者死”,是说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这里面体现了古代人所赞美的“义”的精神品格。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此语典又可紧缩为“士死知己”,其意义同。汉.曹操《祀故太尉乔玄文》:“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主谓 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指有某种才能的人。知己,指彼此相知,情谊深切的朋友。比喻一个人能为深知和看重自己的人效全力。语出《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汉·刘向《说苑》:“~,而况为之哀乎?”姚雪垠《李自成》:“我们作为他的军师,~,自己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义无反顾。”△褒义。多用于描写能尽心尽力的朋友。→女为悦己者容 为朋友两胁插刀 ↔卖友求荣。 也作“士死知己”、“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词语士为知己者死】  成语:士为知己者死汉语词典:士为知己者死

猜你喜欢

  • 蓬壶

    同“蓬莱”。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之十:“阆风 玄圃与蓬壶,中有高唐天下无。”宋陆游《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词:“却过蓬壶啸傲,世间岁月骎骎。”【词语蓬壶】   汉语大词典:蓬壶

  •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枯:干。 海水干了,最终还能见底,可人就是死了,也不知他怀的什么心。 表示人心难测。语出唐.杜荀鹤《感遇》:“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封神演义》二一回:“自古人心难测,

  • 树李

    同“树桃李”。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诗:“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 安陵缠

    参见:安陵知时

  • 删述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序《书》删《诗》。《论语.述而》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后因以“删述”谓著述。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唐李白《古风》之一:“我志在删述,重辉

  • 合镜

    源见“破镜重圆”。谓夫妇离而复合。明汤显祖《紫钗记.宣恩》:“加冠进职君臣礼,合镜还珠夫妇恩。”【词语合镜】   汉语大词典:合镜

  • 击珊瑚树

    同“击碎珊瑚”。唐阎朝隐《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凤凰鸣舞乐昌年,蜡炬开花夜管弦。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

  • 武陵路

    同“桃源路”。唐刘长卿《秦系倾以家事获谤因出归山每荷观察崔公见知欲归未遂感其流寓诗以赠之》诗:“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 月氏首

    《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大月氏本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而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其头为饮器,……”大月支国,古西域城国名。汉文帝时,被匈奴攻破,老上单于杀月氏,以头为

  • 余霞成绮

    南朝宋.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朓诗句清新流丽,很有情韵。“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极为后人所传诵。常用以比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