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垂帘听政

垂帘听政

封建社会中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时,要用帘子在皇帝御座后隔开。以后泛指女后临朝管理国家大事。出自唐武则天的事迹。武则天(624-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4岁时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太宗死后曾入寺为尼。后又被高宗召入宫中,拜昭仪。永徽六年(655年)被立为皇后。显庆五年(660年)后,高宗有病,武后遂开始干预国政。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杀后,高宗每临朝处理政事,武后都要垂帘于御座后听政,事无大小都要干涉。唐高宗去世后,武后又进一步临朝称制,掌握实权。并于天授元年(690年)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直到神龙元年(705年)才将政权还给了唐中宗,寻即去世。

【出典】:

旧唐书》卷5《高宗本纪下》100页:“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例句】:

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上》:“翌日,郭威帅百官请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21卷《注3》:“赵祯(仁宗)的妻子曹后;赵曙的妻子高后;赵顼(神宗)的妻子向后;赵煦(哲宗)的妻子孟后。这四位皇后都做过皇太后,并且都曾垂帘问政。” 近代·赵尔巽等《清史稿》卷214《后妃传》:“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偏正 封建时代太后或皇后参与政事,殿上用帘子隔着。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臣以为,太皇太后为天下计,应该~。”△用于称女后掌政。也作“垂帘听决”。


【词语垂帘听政】  成语:垂帘听政汉语词典:垂帘听政

垂帘:落下帘幕。听政:亲听、主持政事。也引伸为幕后操纵政事。御座后垂下帘幕内听取、主持政事。慈禧皇太后(1835-1908年),姓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官员惠徵的女儿。咸丰元年(1851年),她选入清宫。咸丰六年(1856年),生子载淳她晋升懿妃。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死后,载淳继位,尊称她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为慈禧。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同治皇帝奉请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登坐于养心殿(今北京市故宫内),在皇帝御座后垂下帘幕里亲听、主持政事。

【出典】:

清史稿》卷214《后妃传·孝钦显皇后传》8926页:“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谕(yù遇,指示)曰:‘垂帘非所乐为,惟以时事多艰,王大臣(贝勒王和大臣的合称)等不能无所禀承,是以姑允所请。俟(sì四,等待)皇帝典学(称皇子就学)有成,即行归政。’自是,日召议政王、军机大臣同入对。内外章奏,两太后览讫(qì气,完毕),王大臣拟旨,翌(yì意)日(明日)进呈。阅定,两太后以文宗赐‘同道堂’小玺(xǐ洗,皇帝的玉印)钤(qián前)识(加盖印章),仍以上旨颁示。”

【例句】:

黄传惕《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养心殿东间,……就是那拉氏慈禧实行‘垂帘听政’的地方。”


【词语垂帘听政】  成语:垂帘听政汉语词典:垂帘听政

猜你喜欢

  • 成王剪桐

    同“桐叶之封”。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袞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 凤德

    源见“接舆歌凤”。指贤者的德行名望。唐司空图《成均讽》:“雉门灾起,谁惩燕女之荒;凤德日衰,无救关雎之乱。”清曹寅《移竹东轩和高竹窗学士来韵》:“身无凤德难谐俗,日对云心与逝波。”【词语凤德】   汉

  • 宰衡

    《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高庙,加安汉公号曰‘宰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后因以“宰衡”指宰相。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宰衡以干戈为儿戏,缙绅以清谈

  • 怨随宫叶流

    源见“红叶题诗”。抒写闺怨之情。宋张孝祥《木兰花慢》词:“情与文梭共织,怨随宫叶同流。”

  • 降麻

    同“宣麻”。唐黄滔《寄陈侍御》诗:“千年二相未全夸,犹阙闽城贺降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昨王随自吏部侍郎、平章事超越十资,复为上相。此乃非常之恩,必待非常之才。而随虚庸邪谄,非辅相器,

  • 羲景

    源见“羲和”。指日影。景,“影”的古字。明李东阳《吊岳武穆辞》:“羲景缩地,下沉蒿莱。”【词语羲景】   汉语大词典:羲景

  • 骑羊

    同“骑羊执穗”。清黄遵宪《羊城感赋》诗之六:“骑羊漫诩仙人鹤,驱鳄难除海大鱼。”源见“骑羊子”。称得道成仙。唐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却恋峨眉去,弄景偶骑羊。”【词语骑羊】   汉语大词典:骑

  • 双凫

    源见“王乔凫舄”。借指地方官。唐徐凝《送李补阙归朝》诗:“驷马归咸秦,双凫出海门。”宋苏轼《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词语双凫】   汉语大词典:双凫

  • 不贵尺璧而重寸阴

    不重径尺璧玉,而重一寸光阴。 极言时光宝贵。语出《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责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三国.魏文帝《典论.论文》:“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明.赵釴《鷃林子

  • 猿公

    同“白猿公”。唐李贺《南园》诗之七:“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词语猿公】   汉语大词典: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