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坐怀不乱

坐怀不乱

荀子.大略》:“柳下惠(一说柳下惠即春秋时鲁国人展禽,字季,居住柳下,谥曰惠)与后门者(据清.段玉裁《毛诗故训传》说,后门即《诗经》毛传说的不逮门,即不及门,找不到投奔之处,无处住宿的意思)同衣(用自己的衣服把受寒冷的女子裹在怀中)而不见疑(没有人怀疑他有淫乱的行为。这是因为柳下惠其人品行端正,早已闻名的缘故),非一日之闻也。”

诗经.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毛亨《传》:“妇人曰:‘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礼记》注曰“以体曰妪”,按妪即是坐之于怀的意思)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引自《毛诗正义》第九册)

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四“不乱附妾”:“柳下惠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为乱。”

春秋时,鲁国大夫柳下惠为人品格高尚,有一次他救了一个被冻僵的女子,把她抱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使她复苏。人们知道后却并不怀疑他非礼。后常用“坐怀不乱”借以称道人品行端正,男女相处而不发生淫乱行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八回:“唐敖道:‘据这光景,舅兄竟是柳下惠坐怀不乱了。’”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今日方见恩人心事,赛过柳下惠、鲁男子。”

《醒世恒言》卷七:“大尹呵呵大笑道:‘自古以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


述补 形容男子作风正派,与女子同处而不迷乱。语本《荀子·大略》载:“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夜宿城门,遇一女子,担心她受冻,用自己的衣服把她裹在怀里,却没有淫乱行为。”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与我对她所产生的那些念头相比,我对她的举动简直是拘谨到了‘ ~ ’的地步!”△褒义。多用于描写人品、行为方面。


坐怀不乱”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而无淫乱之举。

为什么是 “坐怀”不乱呢?

荀子·大略》里说: “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事情呢?

柳下惠,春秋时鲁国的大夫,名叫展禽,食邑在柳下,死后谥号为惠,故后人尊称为柳下惠。他深懂并严格遵守当时的礼节,人们都知晓他是位大贤人。有次外出,未赶回家,便 “夜宿城门”。当地,有一女子寻宿,他怕那女子冻死,便解开衣裳把那女子裹在怀里。人们见了,没有哪个怀疑他行为不轨,有淫乱行为。所以荀子说: “同衣而不见疑。”因女子在他怀里,所以说是 “坐怀不乱”( 裹而坐眠) 。

此事当然是古代传说,然柳下惠的人品却是令人敬佩的。事见元·陶宗仪 《辍耕录》。


【词语坐怀不乱】  成语:坐怀不乱汉语词典:坐怀不乱

猜你喜欢

  • 东门眼

    源见“伍胥抉目”。谓爱国志士忧虑外患,死而不已。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诗:“飞龙虚出骨,虓虎正争嗥。灼灼东门眼,奔腾欲化涛。”【词语东门眼】   汉语大词典:东门眼

  • 栽花潘岳

    源见“河阳一县花”。泛指善治理、有政绩的地方官。明徐渭《寿吴溧水》诗:“栽花潘岳垂青简,飞舄王乔觐紫宸。”

  • 南郭处士

    同“南郭先生”。《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窃吹草堂”唐吕向注:“南郭处士盗居吹竽之位。”其他 比喻无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请为王吹竽,宣

  • 严君开卦

    源见“成都卖卜”。指卖卜。唐武元衡《送温况游蜀》诗:“应到严君开卦处,将余一为问生涯。”

  • 爱香韩寿

    源见“贾女香”。泛指风流倜傥之人。宋向子諲《清平乐.崖桂盛开戏呈韩叔夏司谏》词:“而今老我芗林,世间百不关心。独喜爱香韩寿,能来同醉花阴。”

  • 亡金

    参见:买金偿

  • 如椽大笔

    同“如椽笔”。清钱谦益《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四:“如椽大笔盈怀袖,莫忘山东父老忧。”见“大笔如椽”。何满子《阿Q和阿金》:“中国的灵魂,中国的历史,中国善良人民的悲苦的命运,全给鲁迅的~写进这两个人

  • 吹箫乞食

    源见“吴市吹箫”。谓沿街乞讨。明徐石麒《拂霓裳.望中原》词:“欹皂帽,吹箫乞食总堪怜。”【词语吹箫乞食】  成语:吹箫乞食汉语大词典:吹箫乞食

  • 养虎成患

    见“养虎遗患”。陈荫荣《兴唐传》:“现在李渊父子的势力越闹越大,决不能~。”

  • 易子析骸

    源见“析骸以爨”。谓交换孩子而食,拆尸骨以炊。形容战乱或灾荒期间断粮乏食的极端困境或惨状。汉应劭《风俗通.五伯》:“易子析骸,厥祸亦巨。”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二:“如或固守穷城,不识天命,必使覆巢破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