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土龙刍狗

土龙刍狗

刍:草。土捏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徒有其名而无实用或名不符实。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今四川绵阳东)人。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刘备定蜀后,闭门不出。后主建兴二年(公元224年),诸葛亮为丞相,招纳贤才,举为主簿,以老病乞归。诸葛亮给他写信说:“曹丕篡位,自立为帝,好比土做的龙,草扎的狗,徒有其名。本想和诸贤士趁此有利时机,行正义之师讨灭他。你还没有亲加教诲就要归隐山林,我只希望你以德辅佐陛下,并不让你承担军旅之事,何故如此渴求弃官归乡呢。”并拜之为谏议大夫,以使杜微得以施展抱负。

【出典】:

三国志·蜀·杜微传》卷42第1019页:“微自乞老病求归,亮又与书答曰:‘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欲与群贤因其邪伪,以正道灭之。怪君未有相诲,便欲求还于山野。’”


并列 刍,牲口吃的草。泥土制的龙,草扎的狗。比喻有其名,无其实。《三国志·蜀书·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之有名也。”※刍,不读作chū。△贬义。多用于比喻有名无实的事物。 →土鸡瓦犬 ↔金相玉质


【词语土龙刍狗】  成语:土龙刍狗汉语词典:土龙刍狗

猜你喜欢

  • 老斫轮

    源见“轮扁斫轮”。称精于其艺、经验丰富的老手。宋黄庭坚《次韵郭明叔长歌》:“诗书自可老斫轮,智略足以解连环。”【词语老斫轮】   汉语大词典:老斫轮

  • 吹竽

    同“吹竽混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复与吹竽之部。”【词语吹竽】   汉语大词典:吹竽

  • 捉风捕月

    同“捕风捉影”。清钮琇《觚賸续编.律例》:“自风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风捕月,自诩五言之干城。”见“捕风捉影”。【词语捉风捕月】  成语:捉风捕月汉语大词典:捉风捕月

  • 白龙化为鱼

    同“白龙鱼服”。清顾炎武《赠万举人寿祺》诗:“白龙化为鱼,一入豫且网。”

  • 雀屏中目

    同“雀屏射目”。明陆采《怀香记.哀中闻喜》:“青鸾喜,雀屏中目取红丝。”见“雀屏中选”。【词语雀屏中目】   汉语大词典:雀屏中目

  • 泌僅献身

    《邺侯家传》:“(唐代宗朝)端午各献服玩,上谓李泌曰:‘先生何独无献?’泌曰:‘自巾至履,皆陛下所赐,所馀独一身耳。’上曰:‘朕所求正在此。既献其身,惟朕所为,不为卿所有矣。’”(引自《佩文韵府》卷十

  • 捶钩

    《庄子.知北游》:“大马之捶钩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大马曰:‘子巧与?有道与?’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长得其用,而况乎无不用者乎!物孰

  • 麋鹿群

    南朝梁.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兴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以为群。”古文中有关于古代隐士隐居山林与麋鹿同群的记载。后将“麋鹿群”用作喻咏高士隐遁之典。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

  • 和同

    同“和光同尘”。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之一:“治唯尚和同,无俟于謇謇。”【词语和同】   汉语大词典:和同

  • 应图求马

    三国魏.曹植《献文帝马表》:“臣于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奉献。”(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三引)三国魏.曹植将他所得的一匹大宛马献给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