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商颂振履

商颂振履

源见“捉衿见肘”。谓处厄境而豁达。宋苏轼《诸公饯子敦轼以病不往》诗:“遥知送别处,醉墨争淋纸。我以病杜门,《商颂》空振履。”


【典源】 《庄子·让王》:“曾子居卫,緼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縰而歌《商颂》; 声满于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韩诗外传》卷一记为原宪事。

【今译】 春秋时,曾子住在卫国,穿着破烂的麻袍,面色浮肿,手脚起茧。他生活困窘,竟三天做不上一顿饭,十年不添制一件衣,正一正帽子,帽缨却弄断了,拉一拉衣襟,胳膊肘却露出来,提一提鞋子,又露出脚后跟。然而他高唱《商颂》,声震天地,有如金石之音。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处困境仍气度不凡; 或形容安贫乐道。

【典形】 商歌出金石、商声讴、商颂振履、振履出商音。

【示例】

〔商歌出金石〕 明·高启《白水冒我田》:“商歌出金石,愧无圣人师。”

〔商声讴〕 唐·韩愈《驽骥赠欧阳詹》:“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

〔商颂振履〕 宋·苏轼《诸公饯子敦》:“我以病杜门,商颂空振履。”

〔振履出商音〕 宋·苏轼《次韵郑介夫》之一:“相与啮毡持汉节,何妨振履出商音。”


猜你喜欢

  • 倒履迎

    同“倒屣迎宾”。清吴伟业《送纪伯紫往太原》诗:“酒肆传呼醉,球场倒履迎。”

  • 枕岩漱流

    同“枕石漱流”。南朝 宋谢灵运《游名山志》:“俗议多云,欢足本在华堂,枕岩漱流者乏于大志,故保其枯槁。余谓不然。”见“枕石漱流”。【词语枕岩漱流】  成语:枕岩漱流汉语大词典:枕岩漱流

  • 驱盐车

    源见“骥伏盐车”。比喻贤才屈居贱役。清顾炎武《丈夫》诗:“矫首望太行,努力驱盐车。”【词语驱盐车】   汉语大词典:驱盐车

  • 机动惊鸥

    源见“鸥鹭忘机”。谓怀机心俗念必与世不和。宋李昴英《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词:“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 束帛赎马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昔者田子方(战国时魏人)出,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于御者曰:‘此何马也?’御曰:‘故公家畜也,罢(疲,因衰老而乏力的意思)而不为用,故出放之也。’田子方曰:‘少(音s

  • 竹林游

    源见“竹林七贤”。本指魏 晋间阮籍、嵇康等七人在竹林的宴游。后泛指友人的欢聚宴饮和游乐。南朝 梁萧钧《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金谷苑,空想竹林游。”亦用以称美叔侄关系。唐储光羲《仲夏饯魏四河北觐叔父》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之谓三不朽

    太上:最上,最高。 最高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次是树立言论,这就叫做“三不朽”。 表示古人极端重视立德、立功和立言。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

  • 园客之丝

    源见“茧大如瓮”。指瓮茧之丝,特别上等之丝。三国 魏嵇康《琴赋》:“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 鲇鱼上竹

    同“鲇鱼上竹竿”。《尔雅翼.释鱼》:“〔鮧鱼谓之鲇鱼,〕善登竹,以口衔叶而跃于竹上,大抵能登高。其有水堰处,辄自下腾上,愈高远而未止。谚曰‘鲇鱼上竹’,谓是故也。”见“鲇鱼上竹竿”。【词语鲇鱼上竹】

  • 渔阳操

    同“渔阳掺挝”。唐孟郊《送淡公》诗之三:“笑伊《渔阳操》,空恃文章多。”【词语渔阳操】   汉语大词典:渔阳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