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羁角”。古代指男孩的发髻。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欢郎〕须臾至,髻角儿如鸦头绪儿白;穿一领绸衫,不长不短,不宽不窄。”【词语髻角】 汉语大词典:髻角
《左传.襄公三十年》载:晋悼夫人款待筑杞城归来的舆人,中有绛县人某,问其岁数,他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师旷按六十日轮一甲子推算,曰:“七十三年矣。”史赵说:“亥有二首六身,
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源:水源。 毁裂冠冕,拔去树根,堵塞水源。 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 后也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之辞。语出《左传.昭公九年》: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一作“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
同“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出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见“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巴金《秋》:“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词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成语:
同“吐哺握发”。《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兴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词语吐哺】 汉语大词典:吐哺
同“王恭鹤氅”。宋苏轼《梅圣俞之客欧阳晦夫使工画茅庵曹子方作诗四韵仆和之》:“倒披王恭氅,半掩袁安户。”【词语王恭氅】 汉语大词典:王恭氅
源见“渭滨垂钓”。比喻以利禄吸引人才。唐司空图《上考功》:“方启钓川之兆,俄缠罢市之悲。”【词语钓川】 汉语大词典:钓川
源见“共工触柱”。借指灾难。清 朱祖谋《金缕曲.杂感》:“负壑藏舟寻常事,怕苍黄柱触共工折。”
《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楚权。汉王曰:‘善,趣刻印。’张良从外来,曰:‘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汉刘邦的谋士郦食其献计封六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