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勾践栖山中

勾践栖山中

史记.吴太伯世家》:“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越王勾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於会稽(贾逵曰:会稽,山名)……”

春秋时,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栖于会稽山中。后终灭吴。后用咏屈从暂栖,以图再起之典。

清.顾炎武《秋山》:“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猜你喜欢

  • 三年之艾

    详见“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条。偏正 艾,艾叶所制艾绒,可供针灸用。比喻提早做好准备。语出《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据赵岐说,艾干久益善,故有“三年

  •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词语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成语:取之不尽,用之有余

  • 钟仪楚音

    同“钟仪操乐”。宋苏轼《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风流贺监常吴语,憔悴钟仪独楚音。”

  • 作门楣

    参见:门上楣

  • 湘泪

    同“湘妃泪”。唐李商隐《潭州》诗:“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 大鱼出

    同“弦奏跃鱼”。唐杜甫《陪王侍御同登东山以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 尧封

    《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古史称尧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其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后因以“尧封”称中华疆域。唐杜甫《诸将》诗之三:“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 沾寒具

    源见“桓玄寒具油”。谓沾上食物的油污。形容观赏书画,小心珍爱。清唐孙华《和同年狄向涛太史园居》:“书画任摩挲,但勿沾寒具。”

  • 明姑

    同“明星玉女”。明陈子龙《姑恩曲》:“明姑下天门,赐我常不衰。”

  • 鹏背

    源见“鲲鹏展翅”。喻居高位的人。宋李曾伯《摸鱼儿.送窦制幹赴漕趁班》词:“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亦借指高入云端的大山。宋苏轼《次韵孙职方苍梧山》:“远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