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势不可当

势不可当

亦作“势不可遏”。当:阻挡。来势凶猛,不可抵挡。形容势力或气势很强。郗鉴(336-377年),字道微,高平金乡(今山东高平金乡)人。晋惠帝司马衷时曾任中书侍郎。东晋初受命镇皱山(今山东峄山),为兖州刺史。明帝司马绍时参与平定王敦之乱,迁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镇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后受明帝遗诏辅佐成帝司马衍,平定苏峻、祖约之乱后,官至太尉。公元322年,王敦起兵反叛,其部将进逼京城。朝中人士议论纷纷,都说应该趁敌人军势未成之时,皇帝亲自出马拒敌。郗鉴却认为不可,他说:“群贼纵兵攻掠,其势不可抵挡。可以凭计谋取胜,难以力胜。况且他们号令不一,大肆抄掠,百姓吸取以往的教训,也会人自为守,因此我们应该坚守不出,以待时机,而不能以弱力敌强寇。”

【出典】:

晋书》卷67《郗鉴传》1798页:“时议者以王含、钱凤众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宜及军势未成,大驾自出拒战。鉴曰:‘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例句】:

唐·裴铏《传奇·韦自东》:“自东不顾,仗剑奋衣而往,势不可遏。”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28回:“齐将见西岐士马英雄,势不可当,并无一筹可展,半策可施。”


主谓 来势异常迅猛,无法抵挡。语出《晋书·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二刻拍案惊奇》:“亲东家之女也,丈夫酒醉逞凶,横相逼逐,~,今夜已深,不可远去。”※当,不读作dǎng。△多用于描写情势严峻、迅猛。→锐不可当 势如破竹破竹建瓴 ↔节节败退。 也作“势不可挡”、“势不可遏”。


【词语势不可当】  成语:势不可当汉语词典:势不可当

猜你喜欢

  • 气冲牛斗

    源见“丰城剑气”。比喻怒气很盛。元高文秀《渑池会》四折:“恼的我发乍冲冠,怒的我气冲牛斗。”清 遯庐《童子军.警鼓》:“你看那县太爷们,只知道宦途儿,巧骋骅骝,那管甚剑埋冤,气冲牛斗。”主谓 牛、斗,

  • 长沙痛哭书

    源见“贾生涕”。指忧国忧民的陈事上书。清 陈叶筠《寄许子逊》诗:“偶过燕市悲歌地,曾上长沙痛哭书。”

  • 剑沉丰狱

    同“剑埋丰城”。明 吾丘瑞《运甓记.辞亲赴任》:“小生席珍待聘,藏器须时,争奈尘埋,未逢鉴识,譬之剑沉丰狱,骥伏盐车。”

  • 病笃乱投医

    病笃:病重,病危。 比喻事情紧急时,胡乱找人应付。语出《红楼梦》五七回:“宝玉笑道:‘阿弥陀佛!宁可好了罢!’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戚蓼生序本石头

  • 萧家菖蒲花

    《梁书.太祖张皇后传》:“后尝于室内,忽见庭前昌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中所有。后惊视,谓侍者曰:‘汝见不?’对曰:‘不见。’后曰:‘尝闻见者当富贵。’因遽取吞之。是月产高祖。”据《梁书》载梁武帝萧衍出

  • 沈腰消磨

    同“沈腰暗减”。南唐李煜《破阵子》词:“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 民无信不立

    见〔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主谓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百姓对政府缺乏信任,政府也就不会稳固。冯雪峰《山盗和他们的旗》:“~! 咱们开会不挂自家儿旗,是公开欺骗老百姓!”△用于国家政治方面

  • 莼鲈引兴

    源见“莼羹鲈脍”。形容引起思乡归隐的念头。宋张纲《绿头鸭.次韵陈季明》词:“松菊关情,莼鲈引兴,昔人高韵照尘寰。”

  • 竹马约

    源见“竹马交迎”。指约定的归期。宋苏轼《再过超然台赠太守霍翔》诗:“十年不赴竹马约,扁舟独与渔蓑闲。”

  • 阿蛮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后以“阿蛮”泛指女伶。《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马上琵琶催去急,阿蛮空恨艳阳春。”源见“樊素”。指唐代白居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