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割鸡焉用牛刀

割鸡焉用牛刀

原指小题大作,后指大才小用。孔子的学生子游在鲁国武城作地方官,以礼乐教化百姓。有一次孔子来到武城,听到当地百姓演奏乐器和唱诗歌的声音,便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治理这块小地方,用得着这么教育吗?子游回答道,过去我听您说过,作官的学了这一套,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了,就更加听话。孔子便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子游的话很对,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过是开句玩笑。

【出典】:

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例句】:

唐·杨炯《常州刺史伯父东平杨公墓志铭》:“是时也,天子仄席求贤,励精为化,以公屈临小县,焉用牛刀,处治中别驾之任,方展其骥足耳,擢拜颍州、幽州二司马。” 明·冯惟敏《仙吕点绛唇·改官谢恩·油葫芦》:“没天儿惹了一场,平地里闪了一交。淡呵呵冷被时人笑,堪笑这割鸡者用牛刀。”


其他杀鸡哪里要用宰牛的刀。比喻不必小题大做或不要大材小用。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三国演义》5回:“~?不劳温侯亲往。”△用于描写使用不当。→牛鼎烹鸡 大材小用 ↔小材大用。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词语割鸡焉用牛刀】  成语:割鸡焉用牛刀汉语词典:割鸡焉用牛刀

猜你喜欢

  • 背城一战

    同“背城借一”。《三国志.蜀后主传》“六年夏”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北地王 谌怒曰:‘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引申指作最后的斗争或努力。《儿

  • 烹功狗

    源见“烹狗藏弓”。指杀戮有功之臣。清赵翼《歌风台怀古》诗之二:“负心事竟烹功狗,出手威原斩路蛇。”

  • 蓝党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而被株连并遭杀戮的,当时称之为“蓝党”。该案与胡惟庸案合称为“胡蓝之狱”。胡蓝之狱后,明初元功宿将已

  • 游谈无根

    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主谓 信口胡说,毫无根据。宋·陆九渊《语录上》:“束书不观,~。”△贬义。用于形容浮夸不实的言谈。→信口雌黄 信口开合 夸夸其谈 言而不信 言十妄九 言多失实 悠悠之谈 &#

  • 剩山残水

    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词语剩山残水】  成语:剩山残水汉语大词典:剩山残水

  • 顽石点头

    源见“生公点石头”。比喻道理说得透彻,令人信服。清蒋士铨《香祖楼.情转》:“陛下这番劝化,可令顽石点头、泥牛转磨矣。”主谓 形容道理讲得透彻,说服力强,足以使人信服。语本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

  • 识涂马

    同“识途老马”。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谓我识涂马,召我来咨诹。”【词语识涂马】   汉语大词典:识涂马

  • 清江使

    《庄子.外物》:“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后以“清江使”指龟。宋梅尧臣《龟》诗:“王府有宝龟,名存骨未

  • 秋风团扇

    同“秋风纨扇”。清洪昇《长生殿.献发》:“秋风团扇原吾分,多谢连枝特过存。”偏正 秋风起后,天气凉了,团扇因无用处而被丢到一边。比喻女子色衰失宠,遭受冷落。语本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

  • 贯日白虹

    源见“白虹贯日”。谓精诚感天。柳亚子《哭熊味根烈士》诗:“贯日白虹天黯淡,授书黄石事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