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凶终隙末

凶终隙末

指朋友之间因相互不知心而极少维持始终。王丹,字仲回,京兆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西汉末,曾为州郡官。王莽时,隐居不仕。东汉初,复征为太子太傅。长期的社会动荡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交接朋友极其慎重。有一次王丹儿子的同学的亲人死去,儿子想和其他同学同去奔丧。王丹却非常生气地责打儿子,并命他只须寄帛二匹。别人问其中的缘故,他说:“交友是件极难而又无法说清的事,世人都称道管仲、鲍叔牙,王吉、贡禹之间的笃深友谊;而张耳、陈余两人的交情世之所知,后来却因一场误会而最终破裂;萧育、朱博两个最初也是莫逆之交,后来也因一件小事而翻了脸。由此可知,朋友之间的真诚友谊能够持续一生的,实在极少的啊!对于他的这种看法,时人都极为佩服。

【出典】:

后汉书》卷27第932页《王丹传》:“丹子有同门生丧亲,家在中山。白丹欲往奔慰,结侣将行,丹怒而挞之,令寄缣以祠焉。或问其故。丹曰:‘交道之难,未易言也。世称管鲍,次则王贡。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时人服其言。”

【例句】:

唐·姚思廉《梁书·任昉传》:“由是观之,张、陈所以凶终,肖朱所以隙末,断焉可知矣。”


并列 凶,杀害、伤害。隙,嫌隙。指朋友之间感情破裂成为仇敌。语本《后汉书·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李贤注:“张耳、陈余初为刎颈交,后构隙,耳后为汉将兵,杀陈余于汦水之上。萧育字次君,朱博字子元,二人为友,著闻当代,后有隙不终。故时以交为难。”△贬义。多用于交友方面。


【词语凶终隙末】  成语:凶终隙末汉语词典:凶终隙末

猜你喜欢

  • 李斯溷鼠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者,楚 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

  • 侍车江革

    源见“江革奉挚”。称颂人事母至孝。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

  • 剡水归

    同“剡曲兴尽”。宋 邹洁《郑秀老归维扬》诗:“情投岂比钟山出,兴尽还同剡水归。”

  • 一牛鸣地

    同“一牛吼地”。清钱谦益《山庄八景诗.锦峰晴晓》序:“其旁有锦峰书院,去山庄一牛鸣地。”见“一牛吼地”。清·金农《僦居玉溪赠无闷讲师精蓝》:~时相见,双树影堂还结缘。【词语一牛鸣地】  成语:一牛鸣地

  • 陈平席

    源见“长者辙”。形容贤士贫寒。清孙枝蔚《赠周建西》诗:“京口周生家四壁,门前只有陈平席。”【词语陈平席】   汉语大词典:陈平席

  • 报李

    源见“投桃报李”。谓朋友间馈赠酬答。北周庾信《将命至邺酬祖王员》诗:“投琼实有慰,报李更无蹊。”【词语报李】   汉语大词典:报李

  • 头为城,尾为旌

    《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尧以天下让舜,鮌为诸侯,怒于尧曰:‘……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唐尧之时,尧以天

  • 升陑

    《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注:音ér,山名,传说即河东县之雷首山。)”传:“桀都安邑,池升道从陑。”汤相伊尹,发迹于陑,终于助汤灭了夏桀,成为殷的开国元勋。后因用“升陑”为发迹、创业之始

  • 青衣衔璧

    《晋书.帝纪.孝怀帝》:“七年春正月,刘聪大会,使帝著青衣行酒。侍中庾珉号哭,……”《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晋孝怀帝时,刘聪僭即帝位,迁(怀)帝及惠帝羊后于平阳。又使帝

  • 口讲指画

    形容讲话时助以手势。唐代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并列 边讲边指点。形容讲解生动、具体。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