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指人以职业不同而分别相聚,事物以种类不同而各自为群。后则泛指坏人互相勾结。《易经》上说,天在上尊贵,地在下卑贱,乾、坤两卦分别象征天地,即由此决定。天地之间,万物由卑下到高
同“梦庄周”。南华,即南华真人,唐玄宗时庄子的封号。宋陈师道《和吴子副知海斋》:“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典籍,是我国古代文人必读的书。扫地,指丧失文人的体面。亦称“斯文扫地”。出自唐祝钦明之事迹。祝钦明,字文思,生卒年代不详,京兆始平(今陕西兴平南)人
见“节上生枝”条。偏正 在原来枝节上又岔生出新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故意又岔生新事端。语本宋·朱熹《答吕子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吕明辉《尴尬一回》:“祖
见“咬文嚼字”。清·朱焘《北窗呓语》:“酒场遇不读书人,所行觞政,切不可~,兼以诗词困人。”【词语咬文啮字】 成语:咬文啮字汉语大词典:咬文啮字
《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yíng竹制的筐笼),不如一经。’”汉代韦贤为人质
同“高阁置”。《宋书.王微传》:“恐君逢此时,或亦不免高阁。”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二》:“至于会议出,而年例遂因之不举矣。恐祖制终难高阁也。”【词语高阁】 汉语大词典:高阁
《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杜预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炎帝,神农氏,姜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
泛指蒙冤被囚。唐毛明素《与琳法师》诗: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 参见:○公冶罪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南朝梁元帝是一只瞎眼。徐妃只梳半面化妆等他的到来。元帝看见她以后就气走了。半面妆即半面化妆,亦简作半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