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公听并观

公听并观

从多方面听取意见,全面观察问题。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今湖北一带)人。初从曹操,计退吴兵,解合肥之围,拜丹阳太守,甚得信任。魏文帝曹丕时先后任散骑常侍、东中郎将、尚书等职。齐王曹芳时迁太尉,依附司马懿,对抗曹爽,进封都乡侯。蒋济颇有远识,明帝曹睿时,中书监职权太重,遂上疏说:“大臣职权太重时就会危害国家,太亲近左右心腹就会被蒙蔽。我希望陛下多潜心思考,从多方面听取意见,全面观察问题,救过补阙,令各官各行其职,而又没有权臣。”明帝很赞同,迁之为护军将军。

【出典】:

三国志·魏书》《蒋济传》卷14第452页:“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

【例句】:

南齐书·崔偃传》:“公听并观,申人之冤,秉德任公,理人之屈,则普天之人,争为之死。”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


并列 并,多方面地。公正地听取意见,全面地观察事物。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而不蔽于偏至之谗。”△褒义。 用于描写全面、公正。↔偏听偏信


【词语公听并观】  成语:公听并观汉语词典:公听并观

猜你喜欢

  • 鱼水和谐

    同“鱼水”。元王子一《误入桃源》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主谓 形容关系和好谐调,如同鱼和水一样。语本《管子·小问》:“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 吾不识。’婶

  • 渴望梅

    同“望梅止渴”。宋辛弃疾《沁园春.和吴子似县尉》词:“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词语渴望梅】   汉语大词典:渴望梅

  • 饮石

    源见“射石饮羽”。谓箭射入石头。形容弓箭强劲。南朝 梁何逊《七召.佃游》:“割玉之刀,饮石之箭,置罗布其一目,罟网周其三面。”【词语饮石】   汉语大词典:饮石

  • 泥鸿爪

    同“鸿爪雪泥”。清张问陶《冬夜稚存招同寿民雪中饮酒既醉作歌》:“呜乎百年聚散泥鸿爪,傀儡登场任颠倒。”

  • 胥怒

    同“胥涛”。清赵执信《雨中钱塘登舟》诗:“潮如万山雪,胥怒殊未休。”

  • 首碎秦庭

    同“哭秦庭”。唐柳宗元《睢阳庙碑》:“首碎秦庭,终懵《无衣》之赋。”

  • 言之有理

    所说的话有道理。明 无心子《金雀记.守贞》:“还是左兄言之有理,极是曲体人情。”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一章:“大婶觉得永生言之有理,点了点头。”参见“言之成理”。见“言之成理”。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

  • 杖头青钱挂

    同“杖百钱”。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一折:“〔我〕则是杖头三百青钱挂,抵多少坐三日县官衙。”

  • 颜公付酒钱

    《宋书.隐逸传.陶潜传》:“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南朝宋文士颜延之与隐士陶潜友好,常相聚欢饮。

  • 持橐

    《汉书.赵充国传》:“初,破羌将军武贤在军中时与中郎将卬宴语,卬道:‘车骑将军张安世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安世用是得免。’”汉.张安世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