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先忧后乐

先忧后乐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后以“先忧后乐”谓先忧苦而后安乐。钱基博《辛亥江南光复实录》:“枵腹从公,人情所难,职不分文武,阶无问大小,上至都督,下至走卒,一律日支钱二百五十文,以供饭食,同甘共苦,以底于成功;而后酌量经币,制定薪律,亦先忧后乐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宋史.范仲淹传论》:“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潘飞声《壬子新岁作》诗:“先忧后乐何人识?老阮狂来酒正中。”


并列 指事前能苦心思虑,事后会得到欢乐。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也指忧苦在人之先,享乐在人之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褒义。常用于关心国事忧患、人民疾苦。→先忧后喜


【词语先忧后乐】  成语:先忧后乐汉语词典:先忧后乐

猜你喜欢

  • 贾琮巡

    源见“褰帷”。谓贾琮巡视属邑能接近百姓,博采民情。清毛奇龄《郡守宪朱公行敝县枉问并召舟集呈赠》诗:“里先徐稚访,人喜贾琮巡。”【词语贾琮巡】   汉语大词典:贾琮巡

  • 火牛

    同“火牛阵”。宋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诗:“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词语火牛】   汉语大词典:火牛

  • 小奚奴

    源见“锦囊佳句”。指书童,童仆。明 汤式《脱布衫带小梁州.四景为诸公子赋》:“问春何处忘机,小奚奴相趁相随。”【词语小奚奴】   汉语大词典:小奚奴

  • 六凿相攘

    《庄子.外物》:“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豀;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庄子认为眼、耳、鼻、口

  • 脍忆松江

    源见“莼羹鲈脍”。喻指思念故乡。《西湖二集.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名惭桂苑一枝绿,脍忆松江满箸红。”

  • 援桴而鼓

    《左传.成公二年》:“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

  • 李氏断臂

    《新五代史.杂传序》:“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之事……凝家青 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

  • 挟震主之威

    挟:握有,操持。震主:旧指臣僚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骇而心怀疑虑。 拥有使君主震骇的无尚权威。 意谓大臣功高震主。语出《汉书.蒯通传》:“今足下挟不赏之功,戴震主之威,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

  • 卓鲁

    《文选》卷四十三南朝齐.孔德璋(稚珪)《北山移文》:“笼张赵于往图,架卓鲁于前箓。”唐.李善注:“范晔《后汉书》曰:卓茂字子康,南阳人也,迁密令,视人如子,吏人亲爱而不忍欺。’又曰:‘鲁恭字仲康,扶风

  • 酆都城

    同“酆都”。《西游记》六八回:“魏徵又写书一封,与我王带到阴司,寄与酆都城判官崔珏。”【词语酆都城】   汉语大词典:酆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