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悬之急

倒悬之急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倒悬指将人缚住两足头朝下、脚朝上地倒着悬挂起来。后以倒悬之急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亦作“倒悬之危”、“倒悬之苦”、“倒悬之患”。

三国演义》九三回:“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元王实甫《西厢记》二本楔子:“有游客张君瑞,奉书令小僧拜投于麾下,欲求将军以解倒悬之危。”


偏正 形容处境困难危急。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三国演义》93回:“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不读作dǎo。△用于处境方面。→危如累卵 累卵之危 危在旦夕 岌岌可危 ↔解民倒悬 救民水火。也作“倒悬之厄”、“倒悬之患”、“倒悬之苦”、“倒悬之危”。


【词语倒悬之急】  成语:倒悬之急汉语词典:倒悬之急

猜你喜欢

  • 文恬武嬉

    文官武将都习于安逸嬉游。唐代韩愈《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恬( ㄊㄧㄢˊ tián 甜):安乐。并列 文,文官;武,武将。文武官安逸游乐。多指文武官耽于安乐,不问国家政事。唐·韩愈《平

  • 以珠弹雀

    比喻作事不权衡轻重,得不偿失。《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偏正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语本《庄子·让王》:“今

  • 捧靴

    源见“脱靴㈠”。指挽留离任良吏。清袁枚《送中丞至惠山蒙赐人参留别》诗之二:“一路官民尽捧靴,中丞病起奈劳何。”【词语捧靴】   汉语大词典:捧靴

  • 前尘之拜

    源见“望尘莫及”。表示仰慕。自谦之词。宋张孝祥《代揔得居士》:“瞻十乘之元戎,莫遂前尘之拜。”

  • 石城汤池

    同“金城汤池”。《三国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见“金城汤池”。《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兵法称:有~、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词语石城汤池】  成语

  • 求鱼缘木

    同“缘木求鱼”。明郑若庸《玉玦记.博弈》:“终朝糊口无恒计,求鱼缘木竟何济?”见“缘木求鱼”。[例]你如果想通过这种方法取得成功那简直是~,将会一无所得。【词语求鱼缘木】  成语:求鱼缘木

  • 莫待无花空折枝

    不要等到花谢时才去摘花,那就只剩空枝了。 比喻人当及时行乐,不要失去良机。语出唐.杜秋娘《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宋.欧阳修《减字木兰花》:“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

  • 机不可失

    机:时机、机会。形容机会难得,不能错过。范晔(398-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南)人。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年十七,为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后由于在彭城太妃死时,喝酒并听挽歌以为乐,

  • 纱碧笼

    同“碧纱笼护”。唐郑谷《信美寺岑上人》诗:“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僧。”

  • 叶县飞来舄

    同“叶令乘凫”。宋黄庭坚《次韵廖明略同吴明府白云宴集》:“叶县飞来舄,壶公滴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