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佛口蛇心

佛口蛇心

形容满口慈悲,但心肠凶狠恶毒。明代梅鼎祚《玉合记.焚修》:“好两个佛口蛇心,你且去殿上伺侯,怕有客来,好生支应。”


并列 佛的嘴,蛇的心。比喻外表慈悲,内心狠毒。《说岳全传》70回:“疯僧听了,便道:‘我面貌虽丑,心地却是善良,不似你~!’”△贬义。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 →口蜜腹剑 ↔心口如一 佛口圣心。也作“蛇心佛口”。


【词语佛口蛇心】  成语:佛口蛇心汉语词典:佛口蛇心

猜你喜欢

  • 罴卧

    同“老罴高卧”。宋陆游《晓出至湖桑埭》诗:“老气犹能作罴卧,壮怀谁复记鸿轩!”【词语罴卧】   汉语大词典:罴卧

  • 边睡

    同“边韶寝”。清黄景仁《留别正阳书院诸生》诗:“懒惊边睡足,饮诧邴肠宽。”

  • 刎颈至交

    同“刎颈交”。清 遯庐《童子军.卖友》:“倘若将他首发,岂不是把那刎颈至交,做成一个负心贼子吗?”见“刎颈之交”。【词语刎颈至交】  成语:刎颈至交

  • 望夫化去

    源见“望夫石”。喻指一去不返。元贡师泰《挽陈尧》诗:“望夫化去孤石裂,死与韩凭誓同穴。”

  • 青霄路

    同“青云路”。元 张国宾《罗李郎》一折:“赴皇都,凭才艺,仗诗书……则愿你早上青霄路。”【词语青霄路】   汉语大词典:青霄路

  • 文皇亲擢,马周徒步

    《旧唐书.马周传》:“〔马周〕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贞观三年,太宗令百僚上书言得失。何以武吏,不涉经学,周乃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答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具

  • 缘木求鱼

    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得不到结果。齐宣王想实现自己称霸诸侯的“大欲”,但却听不进去孟子进献的“仁政”之说,孟子对他的这种想法进行了批评。他说,您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是可以知道的。您是想扩

  • 唾壶缺

    同“唾壶击缺”。唐独孤及《寄裴冀刘颖》诗:“长啸林木动,高歌唾壶缺。”【词语唾壶缺】   汉语大词典:唾壶缺

  • 良醖可恋

    良醖:美酒。唐代王绩因为能每天得到三升美酒,而乐于担任待诏之职的故事。《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醖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

  • 握素披黄

    同“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于书写。黄,雌黄,古代用以校点书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见“握椠怀铅”。【词语握素披黄】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