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伯游谏

伯游谏

后汉书.孝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临武长汝南唐羌(字伯游),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

东汉和帝因唐伯游谏阻进贡荔支事,而下令不再进献。后因以为悯恤黎民之典。

宋.苏轼《荔支叹》:“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猜你喜欢

  • 北窗高卧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后以“北窗高卧”表示悠闲自适。宋辛弃疾《水龙吟》词:“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

  • 室怒市色

    《左传.昭公十九年》:“令尹子瑕言蹶由於楚子曰:‘彼何罪?谚所谓“室於怒市於色”者,楚之谓也,舍前之忿可也!’乃归蹶由。”公元前五三七年,楚灵王率兵伐吴,被吴人击败。此次战争,楚无功而还,只捕捉了吴王

  • 旧貌变新颜

    意谓陈旧的事物变得面目一新。语出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岗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毕庶昌、周代《从荷花生日谈起》(《长江日报》1993年8月10日):“近年,三镇旧

  • 披云雾见青霄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后因以“披云雾见青霄”比喻人的神情清朗,富有识鉴。清王夫

  • 叶作冠

    参见:荷叶为帽

  • 貌夺河阳

    源见“潘安貌”。形容貌美。唐王维《为人祭李舍人丈》:“名高江夏之童,貌夺河阳之美。”

  • 岘首沉碑

    源见“杜预沉碑”。指以功勋垂名后世。清查慎行《羊流店》诗:“岘首沉碑事渺茫,空传有泪堕襄阳。”

  • 三乐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三乐”是指三种值得

  • 载道怨声

    见“怨声载道”。清·感惺《断头台·受谳》:“笑雌黄舌饶,黑符心骄,绿豆儿眼小,博得个~碧汉高。”【词语载道怨声】  成语:载道怨声

  • 玺剑

    源见“气缠霜匣”。指传国之宝。南朝 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诗:“玺剑先传,龟玉增映;宗尧有绪,复禹无竞。”【词语玺剑】   汉语大词典: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