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披裘负薪”。借指隐士衣着。唐王昌龄《放歌行》:“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同“汾鼎”。唐岑参《故仆射斐公挽歌》之二:“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词语汾阴鼎】 汉语大词典:汾阴鼎
同“拄笏看山”。清袁枚《寄寅和斋榷使》:“明公以五十之年,掌牢盆之任,天恩优渥,地界繁华,正宜挂笏看山,从容敷政,而何乃自苦如此?”
源见“乘鸾”。喻贵妇去世。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鹤辞吴市,凤去秦台,神光离合,灯影徘徊。”
《南史.纪少瑜传》载:南朝 梁纪少瑜曾梦见陆倕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思精进之典。宋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诗:“疏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词语传笔梦】
同“山公醉酒”。宋吴潜《满江红.九日郊行》词:“安得便如彭泽去,不妨且作山翁酩。尽古今,成败共兴亡,都休省。”
同“河朔饮”。宋毛滂《满庭芳.夏曲》词:“槽下真珠溜溜,龙团破,河朔馀酲。”
同“悬旌”。唐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城时牧欲赴官归京》诗:“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词语悬旆】 汉语大词典:悬旆
《史记.孙子列传》:“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孙子(膑)度其(庞涓)行,墓当
同“绝妙好辞”。元张雨《满江红.玉簪》:“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见“绝妙好辞”。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美人且读且笑曰:‘~,但两韵俱和则善矣。’”【词语绝妙好词】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