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邻为壑

以邻为壑

壑(hè),坑谷,深沟。以邻为壑,原指拿邻国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后比喻嫁祸于人。一个名叫白圭的治水专家对孟子说,我对洪水的治理超过了大禹。孟子说,你错了。大禹治理洪水,是循着水原来所走的道路加以疏导,所以他是把四海作为容水之处。而你却是将邻国作为容水之处。水不遵循故道而四处泛滥叫作洚水,——洚水也就是洪水——这是仁爱百姓的人最憎恶的。我的先生,你错了。

【出典】:

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例句】:

清·魏源《湖广水利论》:“数垸之流离,与沿江四省之流离,孰重孰轻?且不但以邻为壑而已。” 《毛泽东选集·整顿党的作风》:“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别人要调他所属的干部不给,或以坏的送人,‘以邻为壑’;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位主义者。”


偏正 壑,山沟、大水坑。把邻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孟子·告子下》里批评自夸善于治水的白圭说:“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后用“以邻为壑”比喻转嫁灾祸或困难给他人。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谁要是对别人的困难不管,或以坏的送人,‘~’,全不为别部、别地、别人想一想,这样的人就叫做本位主义者。”△贬义。用于人与人、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嫁祸于人 委过于人↔助人为乐 千金买邻 亲仁善邻


解释壑:山沟;水坑。原指将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大水坑。后比喻把困难或灾祸推给别人。

出处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战国时,有个叫白圭的人,善于商业生产和筑堤治水。有一天,他对孟子说:“我治理水患的本领比夏禹强。”孟子说:“你的说法不对。夏禹治水,顺乎水的本性,采用疏导的办法,让水注入大海,是以大海为水坑。现在你用筑堤堵塞的办法治水,让水流向邻国,是把邻国当作水坑。水如果逆流就叫做洚水,洚水就是洪水。洪水危害天下,给百姓造成损失和痛苦,是有仁爱之心的人最厌恶的,所以我认为你说得不对。”

近义嫁祸于人

例句

我们不能以邻为壑,将垃圾倾倒在河里,给下游造成污染。


【词语以邻为壑】  成语:以邻为壑汉语词典:以邻为壑

猜你喜欢

  • 幼舆丘壑情

    源见“一丘一壑”。指隐逸之情。幼舆,晋谢鲲的字。宋刘子翚《游龙潭》诗:“幼舆丘壑情,陶令琴觞趣。”

  • 罗袜轻尘

    同“罗袜生尘”。宋吴文英《倦寻芳.上元》词:“罗袜轻尘花笑雨,宝钗争艳春心眼。”

  • 辟尘当犀

    源见“灵犀辟尘”。谓解难需得其所用。宋陆游《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诗:“辟尘当以犀,濯缨当以水。”

  • 湔衣

    同“湔裙”。唐张说《晦日》诗:“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词语湔衣】   汉语大词典:湔衣

  • 壶公龙

    源见“杖化龙”。戏称竹杖。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词语壶公龙】   汉语大词典:壶公龙

  • 佝偻承蜩

    《庄子.达生》:“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tiáo蝉),犹掇(duō拾取)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单位,形容少)

  • 踞床洗

    《史记.高祖本纪》:“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郦生(郦食其)不拜,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踞,音jù,臀着地,足前伸的坐姿。古人认为踞而见客是不礼貌的行为。后因以踞床洗,用为

  • 石破天惊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形容乐声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之势。后多用以比喻某一事物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清吴伟业《夜游虎丘.试剑石》:“石破天惊出匣时,中宵气共斗牛期。”清

  • 谷城文

    同“黄石略”。唐骆宾王《赋得白云抱幽石》诗:“讵知吴 会影,长抱谷城文。”

  • 共命鸟

    《翻译名义集》二引《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识神各异,同共报命,故曰命命。”后遂以“共命鸟”形容命运相同者。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莲池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