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花八门

五花八门

本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五花:即五行阵。八门:即八门阵。后用以比喻事物花样繁多,变幻莫测。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二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亦作“八门五花”。清代张潮《虞初新志》卷十七引孙嘉淦《南游记》:“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并列 指五行阵和八门阵,是古代战术变化很多的两种阵势。后比喻变化多端,花样繁杂。《海上花列传》40回:“天然翻下去,都是选的酒令,~,各体咸备。”△多用于花样繁多方面。→形形色色五光十色 变幻莫测 ↔清一色。 也作“八门五花”。


五花八门”比喻事物变化莫测、花样繁多。

为什么是 “五花”?

“五花”指古代战术变幻多端的 “五行阵”,其阵势按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排列,利用的是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生克可用下图标明:

圆圈箭头所示为克,五角星箭头所示为生。即: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依此原理布阵,利于战士相互驰援,产生更大的战斗力,便于克敌制胜。

“五行阵”亦即 “五花阵”。 “五花”后又变为行业暗语。 “五花”指: 金菊花———卖茶女,木棉花———走方医,水仙花———酒楼歌女,火棘 ( jí) 花———杂耍者,土牛花———挑夫。

什么是 “八门”呢?

“八门”亦是指古代战术变幻多端的阵势,即 “八门阵”。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都布下阵脚,犹言全方位布阵。“八门”之名若何,今难其详。

“八门”后亦变为行业暗语。即: 一门巾———算命者,二门皮———卖药者,三门彩———玩把戏者,四门挂———卖艺者,五门平———说书者,六门团———卖唱者,七门调———扎纸者,八门聊———唱戏者。

五花八门”亦可说成 “八门五花”。如 《虞初新志·孙嘉淦( ɡàn) 南游记》: “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今多言 “五花八门”。


【词语五花八门】  成语:五花八门汉语词典:五花八门

猜你喜欢

  • 柯烂归来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世事变迁。宋张炎《风入松》词:“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

  • 素月流天

    素月:皓月。 形容月夜满天清光。语出南朝.宋.谢庄《月赋》:“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暧空,素月流天。”宋.苏轼《答仲屯田次韵》:“清风卷地收残暑,素月流天扫积阴。”

  • 鸳行

    源见“鹭序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谓在朝任职。唐刘禹锡《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词语鸳行】   汉语大词典:鸳行

  • 赐绢羞臣

    《新唐书.长孙顺德传》:“俄以受赇(qiú,贿赂)为有司劾发,帝曰:‘顺德元勋外戚,爵隆位厚至矣。若令观古今自鉴,有以益国家者,朕当与共府库,何至以贪冒闻乎?’因赐帛数十愧切之。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

  • 茕茕孑立

    茕茕:孤单无依靠的样子。孑立:孤立。形容一个人孤苦伶仃。晋.李密《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亦作“茕茕孤立”。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 尘露

    灰尘和露水,喻轻微。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意为象灰尘附于泰山,露水滴入沧海一样,尽一点极为微小的力量。【词语尘露】   汉语大词典:尘露

  • 破釜焚舟

    同“破釜沉舟”。清李渔《怜香伴.议迁》:“激起英雄,破釜焚舟,转败成功,试看他年烈烈轰轰。”并列 釜,饭锅。打破饭锅,焚烧渡船。比喻下定决心,决一死战。清·李渔《怜香伴·议迁》:“激起英雄,~,转败成

  • 羊岘

    同“羊公碑”。唐王维《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塔铭》:“身塔不出虎溪,泪碑有同羊 岘。”【词语羊岘】   汉语大词典:羊岘

  • 芝艾并焚

    同“芝艾俱焚”。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主谓 芝艾,两种植物,分别比喻好坏两方面。比喻优劣、贵贱、贤愚等同归于尽。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

  • 瓜润

    源见“浇瓜之惠”。喻以德报怨,消除仇隙。《晋书.羊祜杜预传论》:“桑枝不竞,瓜润空惭。”【词语瓜润】   汉语大词典:瓜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