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

泛指所犯缺点或错误程度虽有不同,实质却没有两样。梁惠王问孟子,我对于治理国家,尽心竭力。河内遭灾,则移当地百姓于河东,而将河东粮食移往河内。河东遭灾,我也采取同样方法。看看邻国君主办理政事,没有人象我这样尽心。可是,邻国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人民却不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拿战争打个比方:战鼓咚咚敲响,短兵已经相接,打了败仗的就抛下盔甲,拖着武器,狼狈逃窜,有的逃了百步才停下来,有的才逃五十步就停住了脚。这时,那个跑了五十步的人拿自己只后退五十来步远这点去讥笑后退上百步的人胆子小,您觉得如何?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后退上百步罢了,可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巴望您国家的人民比邻国增多了。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例句】:

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书》:“昔之所谓道者,于形为无形,于事为无事,恬漠冲粹,养智怡神。岂独爱欲未除,宿缘是畏,唯见其有,岂复是过,以此嗤齐侯,犹五十步笑百步耳。”


主谓作战时逃跑五十步的人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后泛指缺点或错误的程度虽有所不同,但其实质是一样的。语本《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例]你也出了次品,还要讥笑他,不是~吗。△贬义。多用于彼此错误缺点不相上下方面。→不相上下 相去无几 未达一间同浴讥裸 ↔天差地远 千差万别


解释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后用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即魏惠王,因为他即位九年后迁都至大梁(今开封),故又称梁惠王。有一次他对孟子说:“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了心力。迁移饥民、赈济灾荒,从不落空。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治,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我这样替百姓打算的。可是,那些国家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也并不因此而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方。战鼓咚咚一响,武器刚刚接触,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战士竟然耻笑跑一百步的战士,你觉得他们这么说行不行?”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如果您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再希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百姓如果能丰衣足食,天下就一定能够归服。但是如果丰年不知储存粮食,灾年不知赈济百姓,人饿死了,不怪自己,却归因于年成不好,这何异于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假如您不归罪于年成,而从政治上着手改革,励精图治,那么天下人民就都会来投奔您了。”

例句

你也出了次品,还要讥笑他,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词语五十步笑百步】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汉语词典:五十步笑百步

猜你喜欢

  • 桃源想

    源见“桃花源”。指隐居出世的念头。明蓝仁《西山暮归》诗:“偶从桂树招,遂有桃源想。”【词语桃源想】   汉语大词典:桃源想

  • 牵犬上东门

    同“牵狗都门”。明徐渭《渔阳三弄》:“你怎生不再来牵犬上东门,闲听唳鹤华亭坝?却出乖弄丑,带锁披枷。”

  • 青城鹧鸪啼

    元.脱脱等《金史.崔立传》:“四月壬辰,立以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甲午北行,立妻王氏备杖卫送两宫至开阳门。是日,宫东三十七辆,太后先,中宫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次取三教,医

  • 乌巷

    同“乌衣巷”。宋欧阳修《刘秀才宅对奕》诗:“乌巷招邀谢墅中,紫囊香佩更临风。”【词语乌巷】   汉语大词典:乌巷

  • 长啸鸾音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啸声如凤鸣之音。唐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诗:“惟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 赵公元帅

    宋人辑《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称:赵公元帅,即赵玄坛,为道教所尊奉之神。此神姓赵名朗,字公明,俗称“赵公元帅”。相传古时有个叫赵公明的人,秦时在终南山避乱,精修至道,功成封为“正一玄坛元帅”,故称“赵玄

  • 贾勇

    同“贾馀勇”。南朝 宋何承天《鼓吹铙歌.雍离》:“归德戒后夫,贾勇尚先鸣。”宋苏轼《乞诏边吏无进取及论鬼章事宜札子》:“边臣贾勇,争欲立功。”【词语贾勇】   汉语大词典:贾勇

  • 鲇鱼上竿

    同“鲇鱼上竹竿”。金王若虚《答张仲杰书》:“老人家益贫而官益拙,鲇鱼上竿,可笑可悯。”见“鲇鱼上竹竿”。元·王若虚《答张仲杰书》:“老人家益贫而官益拙,~,可笑,可悯!”【词语鲇鱼上竿】  成语:鲇鱼

  • 寒胶折

    源见“折胶”。指秋季。《北齐书.文襄帝纪》:“今寒胶向折,白露将团,方凭国灵,龚行天罚。”《升庵诗话》卷十引隋江总《折杨柳》诗:“塞北寒胶折,江南杨柳结。”

  • 隗始

    源见“黄金台”。以礼招贤的典故。唐刘知幾《史通.忤时》:“但今者?勉从事,挛拘就役,朝廷厚用其才,竟不薄加其礼。求诸隗始,其义安施?”亦为自赞自颂义。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於戏!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