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两岐年

两岐年

源见“两岐歌”。指丰年。唐李商隐《忆雪》诗:“瑞邀迎尺日,丰待两岐年。”


【词语两岐年】   汉语词典:两岐年

猜你喜欢

  • 无弦

    同“无弦琴”。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二:“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

  • 重阳帽

    同“重阳落帽”。宋周紫芝《渔家傲.重九前两日游真如广孝二寺》词:“留取光阴重一笑。须是早,黄花更惜参军帽。”

  • 汉川沉

    同“汉水沉碑”。唐张九龄《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诗:“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

  • 为人作嫁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后以“为人作嫁”谓空为别人辛苦忙碌,自己得不到一点好处。《红楼梦》九五回:“何必为人作嫁?”瞿秋白《赤都心史》四十:“我辛苦艰难,‘为人作嫁’干

  • 小儿破贼

    源见“喜折屐”。谓胜敌原在意中,不必惊喜。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小儿破贼,势成宁向疆场。”【词语小儿破贼】  成语:小儿破贼汉语大词典:小儿破贼

  • 端午

    阴历五月初五。本称“端五”。端:初。又称“端阳”、“重五”、“重午”。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先生

  • 练丝悲

    源见“墨子悲染丝”。喻指担心受世俗影响难以自拔。元宋无《寄翰苑所知》诗:“未酬题柱兴,徒抱练丝悲。”

  • 车笠相逢

    源见“乘车戴笠”。喻初交。清尤侗《哭曹顾庵学士》诗之二:“车笠相逢三十年,少君一岁我随肩。”

  • 疾足先得

    亦作“捷足先登”。行动迅速的人先得到。《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比喻帝位。疾:快速。主谓 跑快的人先得到东西。比喻行动快捷的人先达到目的。《史记·淮阴侯

  • 上官体

    初唐诗人上官仪所创的诗体。适合宫廷的需要,为当时士大夫所效法。《旧唐书.上官仪传》:“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斅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斅:通“学”。【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