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措:安排。泰山之安:比喻安稳如泰山。 不动声色,把国家安排得稳如泰山。 古时赞美宰相的政治风度和治国才能。语出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四:“公(指丞相兴元忠宪王谔勒哲)居冢宰,统百官者,逾三月。古之所谓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惟公足以当之”明.李贽《焚书.书答.与友朋书》:“周装聋作哑,得老子之体,是故与之语清净宁一之化,无为自然之用,如以石投水,不相逆也。所谓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者。”


猜你喜欢

  • 万家襦袴

    源见“歌五袴”。指众民歌颂惠政。宋无名氏《满江红.寿吴守》词:“春色三分,才过一,韶华方好。庆初度,万家襦袴,满城欢笑。”

  • 乃心王室

    《尚书.康王之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乃:你。王室:朝廷。后因以“乃心王室”比喻忠于朝廷。晋.陈寿《王国志.魏书.钟繇传》:“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宋.秦观《李泌

  • 缁涅

    源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比喻浊世的影响或不良的品质。南朝 宋刘铄《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伊余久缁涅,复得味苦淡。愿逐安期生,於焉惬高枕。”【词语缁涅】   汉语大词典:缁涅

  • 一琴一鹤

    赵抃(biàn变)匹马入蜀事。赵抃(1008-1084年)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字阅道,号知非子。仁宗景祐进士。仕州县,以治绩召为殿中侍御史。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巡察所属州县,考核官

  • 画饼充肠

    同“画饼充饥”。宋朱熹《拟古》诗之四:“寓龙不为泽,画饼难充肠。”

  • 林惭涧愧

    指假隐士变节出来傲官之后,趋名逐利,原来隐居时住过的山中林木涧水都深以为耻。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故其林渐无尽,涧愧不歇。”

  • 金英与侍郎

    南朝宋.鲍照《鲍氏集》卷八附释惠休《赠鲍侍郎》:“玳枝兮金英,绿叶兮紫茎。不入君王杯,低彩还自荣。想君不相艳,酒上视尘生。今当芳意重,无使盛年倾。”南宋释惠休曾以咏菊(即金英)诗赠给侍郎鲍照,借以表达

  • 湘泪

    同“湘妃泪”。唐李商隐《潭州》诗:“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独具一格。心,亦作“新”。清代顾观光《武陵山人杂著.杂说》:“敖继公释《仪礼》,屏弃古注,别出新裁,于经文有难通处,不以为衍文,即以为脱简。”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述宾 裁,心中的设计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比喻要把事情办好,必须事先作好准备。孔子的学生子贡问怎样才能实行仁。孔子说,工匠要想把活干好,必须先把工具磨锋利。住在一个国家,就要给有德行的大夫效劳出力,同有德行的士交朋友。【出典】:《论语·卫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