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朱熹集注:“艾,草名,所以灸者,干久益善。夫病已深,而欲求干久之艾,固难卒办。”比喻临急求药,终不可得。


其他 艾,一种可做药用的多年生草木植物。多年重病,必求干燥已久的艾来医治。比喻临急时才求解决的办法而不可得。语出《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贬义。多用于表示处事方法方面。


【词语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成语: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汉语词典: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猜你喜欢

  • 实痴实昏

    痴,无知、傻。昏,胡涂、不明,实在傻呆胡涂。本指北魏王嶷。王嶷,字道长,北海剧(今山东寿光县)人,苻坚承相王猛曾孙。北魏高祖初年,嶷巡察青、徐、充、豫等地,抚慰新归顺的人,事毕升为南部尚书。当时这些地

  • 蟾宫

    同“蟾蜍宫”。唐 许昼《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明朱鼎《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源见“蟾宫折桂”。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

  • 梅鋗十万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番君将梅鋗功多,故封十万户侯。”又,《汉书》卷三十四《吴芮传》:“沛公攻南阳,乃遇(吴)芮之将梅鋗,与偕攻析、郦,降之。及项羽相王,以芮率百越

  • 殿上虎

    对敢谏之臣刘安世的称谓。刘安世(1048-1125年)字器之,宋大名(今河北大名)人。神宗熙宁进士。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由吕公著推荐为右正言,累迁左谏议大夫。他身材魁伟,声

  • 梅妻

    源见“梅妻鹤子”。对梅花的戏称。清陈维崧《八六子.枫隐寺感旧》词:“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词语梅妻】   汉语大词典:梅妻

  • 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家里儿子不读书,哪里来的官做? 旧时鼓吹读书是为了当官。语出明.佚名《增广贤文》:“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爷笑道:‘秀才将何为本?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今后须

  • 云树遥隔

    源见“云树之思”。谓两地相隔遥远。《歧路灯》八六回:“侄自与叔大人欢会,迄今二十余年矣。只以云树遥隔,山川相阻,未得再亲慈诲。”主谓 语本唐·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当时杜在渭

  • 耳提

    源见“耳提面命”。谓恳切教导。清曾国藩《台州墓表》:“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词语耳提】   汉语大词典:耳提

  • 碑生金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八一〇珍宝部九金中引王隐《晋书》曰:“永嘉(晋怀帝司马炽年号)初,陈国项县贾逵(三国时魏襄陵人)石碑中生金。人盗凿取卖,卖已复生。此江东之瑞也。”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五行

  • 国狗之瘈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音zhì,狗发狂),无不噬也。”孔颖达疏:“国狗犹家狗,言家畜狂狗,必啮人也。”国狗之瘈,谓国中养的狗发了疯,比喻妒害贤能的权贵幸臣。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