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肇《翰林志》载:唐 德宗时,翰林院厅前铺有花砖道,学士入值,以日影射及五砖时为准,李程每日于日影过八砖时始至,人号称其为“八砖学士”。后以“八花砖”为任职翰林院的典实。唐黄滔《投翰长赵侍御》诗:“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识书达礼的人家,多用为称美邻居之典。唐张九龄《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源见“仲子灌园”。指战国 齐陈仲子,因避世迁居於陵,自称於陵仲子。后世诗文中常以借指有节操的隐居高士。清尤侗《得家信人有传予地震死者戏为作此》诗:“寄谢众人皆欲杀,於陵仲子犹无恙。”
源见“一毛不拔”。谓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宋黄庭坚《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平生几量屐,身后五车书……拔毛能济世,端为谢杨朱。”连动 损失不多而对世人却有利。语本《列子·杨朱》:“禽子问杨朱曰:
同“扶摇直上”。唐卢象《青雀歌》:“逍遥饮啄安涯分,何假扶摇九万为?”
《后汉书.张衡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东汉张衡
汉.刘向《说苑.奉使》:“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谓左右曰:‘恶有以一枝梅以遗列国之君者乎!请为二三子惭之。’……梁王闻之,被衣出以见诸发,乃逐韩子。”战国时,越国大夫诸发奉命出使到
又作“抢地呼天”。呼天:大声叫天。抢地:用头撞地。指大声叫天、用头撞地,悲戚地哀求或呼冤的动作。清太宗(1592-1643年)皇太极(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父死,旋即帝位,次年改元天聪元年
源见“苏耽”。指苏仙公院中之井。传说此井之水和橘叶可治疫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殊苏井诸家树,亦非李氏千头奴。”【词语苏井】 汉语大词典:苏井
见〔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词语刑不上大夫】 成语:刑不上大夫汉语大词典:刑不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