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骚组词

骚相关字典

骚[sāo]字在开头的词语

  • 骚人体[sāo rén tǐ]
      明宁王朱权所定乐府十五体之一。
  • 骚骚[sāo sāo]
      1.行动急疾貌。 2.愁思貌。 3.寂寞凄凉貌。 4.象声词。风声。 5.象声词。风吹树木声。 6.象声词。风激水沫声。 7.象声词。虫鸣声。
  • 骚赋[sāo fù]
      指骚体作品。
  • 骚人[sāo rén]
      同“骚客”:骚人墨客。
  • 骚牛[sāo niú]
      未阉割过的公牛。
  • 骚踪[sāo zōng]
      指诗骚的风格传统。
  • 骚客[sāo kè]
      屈原作《离骚》,因有骚人之称。后也泛指诗人:失意骚客|文人骚客。
  • 骚魂[sāo hún]
      指屈原。泛指死去的诗人。
  • 骚句[sāo jù]
      犹诗句。
  • 骚思[sāo sī]
      忧愁的思绪。
  • 骚语[sāo yǔ]
      诗词的语句。泛指诗词作品。
  • 骚文[sāo wén]
      指骚体作品。
  • 骚除[sāo chú]
      扫除。骚,通“扫”。
  • 骚徼[sāo jiǎo]
      骚扰边境。唐 张说 《谏避暑三阳宫疏》:“今国家北有胡寇覷边,南有夷獠骚徼……臣愿陛下及时旋軫,深居上京。”
  • 骚瑟[sāo sè]
      风吹草木声。
  • 骚坛[sāo tán]
      1.诗坛。 2.引申为文坛。
  • 骚掠[sāo lüè]
      骚扰掠夺。
  • 骚肠[sāo cháng]
      诗肠,作诗的情思。
  • 骚然[sāo rán]
      1.扰乱貌;动荡不安貌。 2.纷杂貌。 3.风动貌。 4.凄清貌。 骚动的样子英法联军自海入侵, 京洛骚然。——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天下骚然
  • 骚僥[sāo jiǎo]
      骚扰边境。
  • 骚骇[sāo hài]
      扰乱震惊。
  • 骚托托[sāo tuō tuō]
      形容非常淫荡。
  • 骚乱[sāo luàn]
      1.扰乱。 2.混乱不安。混乱不安定;动乱发生骚乱平息骚乱
  • 骚臭[sāo chòu]
      腥臭。骚,通“臊”。
  • 骚子[sāo zǐ]
      1.指文士。 2.指《楚辞》和诸子。 奸细那里来的这村杭子!只怕是个骚子,缉事的不该拿他厂卫里去么!——《醒世姻缘传》
  • 骚愁[sāo chóu]
      犹忧愁。
  • 骚达奴[sāo dá nú]
      旧时对蒙古族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的蔑称。
  • 骚杀[sāo shā]
      下垂晃动貌。
  • 骚雅[sāo yǎ]
      1.《离骚》与《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并称。借指由《诗经》和《离骚》所奠定的古诗优秀风格和传统。 2.指诗文之才。 3.风流儒雅。
  • 骚笔[sāo bǐ]
      犹文笔。
  • 骚音[sāo yīn]
      嘈杂的声音。
  • 骚扰[sāo rǎo]
      扰乱;弄得乱而不安:噪音骚扰|内外骚扰,远近俱忧。
  • 骚边[sāo biān]
      骚扰边境。
  • 骚头[sāo tóu]
      犹淫棍。
  • 骚离[sāo lí]
      1.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 2.骚乱叛离。
  • 骚困[sāo kùn]
      骚乱困厄。
  • 骚奴[sāo nú]
      旧时对北方游牧民的蔑称。
  • 骚策[sāo cè]
      指《离骚》和《战国策》。
  • 骚忧[sāo yōu]
      忧愁。
  • 骚达子[sāo dá zǐ]
      见“骚达奴”。
  • 骚章[sāo zhāng]
      诗章。
  • 骚体[sāo tǐ]
      亦称“楚辞体”。古代一种韵文体。属辞赋一类。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以屈原《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篇幅和字句都较长,句式灵活参差,较为自由,多六、七言,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善于抒情,富有浪漫气息。 模仿屈原《离骚》的文体
  • 骚携[sāo xié]
      谓忧愁愤懑,离心离德。
  • 骚攘[sāo rǎng]
      骚动纷乱。
  • 骚搅[sāo jiǎo]
      犹胡搅。
  • 骚驿[sāo yì]
      犹驿骚。

骚[sāo]字在结尾的词语

  • 赶骚[gǎn sāo]
      詈语。指女性出外玩耍﹑招摇。
  • 除骚[chú sāo]
      扫除﹐清扫。骚﹐通“扫”。
  • 肆骚[sì sāo]
      肆扰。
  • 牢骚[láo sāo]
      ①烦闷不满的情绪:发牢骚ㄧ满腹牢骚。②说抱怨的话:牢骚了半天。
  • 离骚[lí sāo]
      《楚辞》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余字。“离骚”之意,一般认为是“遭忧”或“牢骚”。前半部分表达作者的理想抱负,以及遭受奸党攻击而宁死不改的执着意志;后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写作者神游天地,甘愿以死相殉。篇中将历史、神话、现实交织在一起,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辞采瑰丽,结构宏大,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 绎骚[yì sāo]
      骚动;扰动。
  • 楚人骚[chǔ rén sāo]
      指屈原《离骚》所表达的哀怨情境。屈原为战国楚人,故称。
  • 驿骚[yì sāo]
      扰动;骚乱。驿,通“绎”。
  • 领风骚[lǐng fēng sāo]
      领,领导,这里指起主要作用。风骚,这里指文学。风,《诗经》中的《国风》;骚,屈原的《离骚》。 领,领导,这里指起主要作用。风骚,这里指文学。风,《诗经》中的《国风》;骚,屈原的《离骚》
  • 刁骚[diāo sāo]
      1.头发稀落貌。宋 欧阳修《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诗之三:“休把青铜照双鬢,君謨 今已白刁骚。”金 元好问《麋鹿图》诗:“白髮刁骚一秃翁,尘埃无处避西风。”元 无名氏《鸳鸯被》楔子:“白髮刁骚两鬢侵,老来灰尽少年心。”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沉去矜卷子》:“江山餘战伐,髮鬢剩刁骚。”
  • 惊骚[jīng sāo]
      1.惊恐骚乱。 2.指惊吓骚扰。
  • 选骚[xuǎn sāo]
      指南朝梁萧统编选的《文选》和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 嗷骚[áo sāo]
      喧扰,不平静。
  • 发牢骚[fā láo sāo]
      发泄烦闷不满的情绪。

骚[sāo]字的成语

  • 骚情赋骨[sāo qíng fù gǔ]
      指文人的情调与风骨。
  • 灶上骚除[zào shàng sāo chú]
      骚:通“扫”。把灶上打扫干净。比喻极容易做到。
  • 撒骚放屁[sā sāo fàng pì]
      胡说八道。
  • 墨客骚人[mò kè sāo rén]
      墨客:文人;骚人:诗人。泛指文人。
  • 满腹牢骚[mǎn fù láo sāo]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牢骚。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牢骚太甚,埋怨情绪十足。形容失意或不顺心先是满腹牢骚,如今也就渐渐的平和下来
  • 迁客骚人[qiān kè sāo rén]
      迁客: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吏;骚人:诗人。贬黜流放的官吏,多愁善感的诗人。泛指忧愁失意的文人。
  • 卖弄风骚[mài nong fēng sāo]
      卖弄:显耀;风骚:举止轻狂放荡。故意向人家炫耀自己的轻狂放荡。一般指轻浮的女子向男人挑逗。

骚[sāo]字在中间的词语

  • 性骚扰[xìng sāo rǎo]
      指用轻佻、下流的语言或举动对异性进行骚扰(多指男性对女性)。
  • 狐骚臭[hú sāo chòu]
      即狐臭。
  • 风骚娘们[fēng sāo niáng men]
      大胆风骚的女人。如:一个漂亮的风骚娘们。 大胆风骚的女人一个漂亮的风骚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