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新华字典>陶组词

陶相关字典

陶[táo]字在开头的词语

  • 陶诞[táo dàn]
      虚妄夸诞。陶﹐通“謟”。
  • 陶碌[táo lù]
      谓糟塌﹑耗损身体。
  • 陶遂[táo suì]
      旺盛地生长。
  • 陶育[táo yù]
      谓教化培育。
  • 陶韦[táo wéi]
      1.晋代诗人陶潜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并称。 2.制陶和制革。泛指从事手工劳动。
  • 陶体[táo tǐ]
      艺术风格冲淡自然的诗体。这种诗体创自陶潜﹐故有此称。
  • 陶畅[táo chàng]
      舒适﹐舒畅。
  • 陶顿[táo dùn]
      春秋末年的巨富陶朱公(范蠡)与猗顿的并称。
  • 陶远[táo yuǎn]
      谓教化之泽﹐流传久远。
  • 陶猗术[táo yī shù]
      指经商。
  • 陶渔[táo yú]
      1.谓制陶与捕鱼。 2.指制陶者和捕鱼者。
  • 陶洽[táo qià]
      融洽调和。
  • 陶器厂[táo qì chǎng]
      制作陶器的车间或工厂。 制作陶器的车间或工厂
  • 陶欣[táo xīn]
      快乐欣喜。
  • 陶坯[táo pī]
      陶制器皿的生坯。
  • 陶朱公[táo zhū gōng]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称。蠡既佐越王勾践灭吴﹐以越王不可共安乐﹐弃官远去﹐居于陶﹐称朱公。以经商致巨富。
  • 陶埏[táo shān]
      谓陶人把陶土放入模型中制成陶器。比喻造就培育。
  • 陶怡[táo yí]
      陶冶﹔使愉快。
  • 陶奬[táo jiǎng]
      培育奖掖。
  • 陶墟[táo xū]
      传说中舜烧制陶器的地方。
  • 陶练[táo liàn]
      陶冶习练。
  • 陶葛[táo gě]
      南朝梁陶弘景和晋葛洪的并称。
  • 陶婴[táo yīng]
      春秋鲁陶门之女。少寡﹐抚养幼孤﹐纺绩为生﹔鲁人或闻其义﹐将求匹。婴闻之﹐乃作《黄鹄之歌》以明志。鲁人闻之﹐遂不敢复求。事见汉刘向《列女传.鲁寡陶婴》。后以“陶婴”为妇女贞节的典型。
  • 陶艺[táo yì]
      制作陶器的技艺,也指陶制的艺术品。
  • 陶谢[táo xiè]
      晋末南朝宋初诗人陶潜﹑谢灵运的并称。陶善写田园诗﹐谢长于山水诗﹐两人都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
  • 陶阴[táo yīn]
      犹言鲁鱼豕亥。谓传写之误。
  • 陶融[táo róng]
      1.陶冶教化。 2.陶铸融合。 3.犹言调和鼎鼐。指协调各方﹐治理国家。
  • 陶桴[táo fú]
      陶瓦和木棍。借指简陋的房屋。
  • 陶津[táo jīn]
      化育引导。
  • 陶正[táo zhèng]
      周职官名。主掌陶器。
  • 陶管[táo guǎn]
      用黏土制成的管子﹐内外涂釉﹐经高温烧制而成。主要用做排除废水的管道﹐通称缸管。 用黏土制成的排除废水的管子,内外涂釉烧制而成
  • 陶兀[táo wù]
      酣醉貌。
  • 陶郁[táo yù]
      郁结。
  • 陶气[táo qì]
      陶冶性情。
  • 陶塑[táo sù]
      用黏土塑造后烧成的人和动物形象:~群像。
  • 陶令巾[táo lìng jīn]
      见“陶巾”。
  • 陶镕[táo róng]
      1.亦作“陶熔”。 2.陶铸熔炼。比喻培育﹑造就。 3.熔化﹐融合。 4.比喻浸润﹐影响。
  • 陶文[táo wén]
      古代陶器上的文字﹐多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制造年月等。
  • 陶迳[táo jìng]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逕就荒,松菊犹存”句。后以“陶逕”借指隐者之居。
  • 陶菊[táo jú]
      指菊花。晋陶潜爱菊﹐故称。
  • 陶铄[táo shuò]
      犹陶冶。
  • 陶駼[táo tú]
      即騊駼。状似马。
  • 陶器[táo qì]
      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 陶柳[táo liǔ]
      1.指柳树。晋陶潜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株柳树﹐自号五柳先生。后世因称柳为“陶柳”。 2.晋代诗人陶潜和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并称。
  • 陶写[táo xiě]
      谓怡悦情性﹐消愁解闷。
  • 陶真[táo zhēn]
      1.流行于宋代的一种说唱伎艺﹐用鼓伴奏。从元明以至清代﹐民间还在演唱﹐但已改用琵琶伴奏。它以演唱小说﹑历史故事为主。一般认为是弹词的前身。本作“淘真”。 2.指民间说唱的莲花落。
  • 陶唐[táo táng]
      1.古帝名。即唐尧。帝喾之子﹐姓伊祁﹐名放勋。初封于陶﹐后徙于唐。 2.古部族名。 3.陶唐为古代传说中的圣主﹐后指称贤明的帝王。 4.指陶唐之世。 5.借指开明盛世。 6.指《击壤歌》。 7.借指中国。
  • 陶罐[táo guàn]
      一种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 一种盛液体或食品的陶制容器
  • 陶灶[táo zào]
      1.古代烧制陶器的土窑。 2.用黏土垒成的土灶。
  • 陶情[táo qíng]
      1.怡悦情性。 2.谓男女欢会调情。
  • 陶家柳[táo jiā liǔ]
      指柳树。
  • 陶陶遂遂[táo táo suì suì]
      相随行貌。
  • 陶炼[táo liàn]
      陶冶锻炼。
  • 陶居士[táo jū shì]
      指晋陶潜。
  • 陶长[táo cháng]
      陶工中年长而经验丰富者。
  • 陶春[táo chūn]
      使人怡悦的春天。
  • 陶琴[táo qín]
      见“陶令琴”。
  • 陶氏梭[táo shì suō]
      晋陶侃少时﹐渔于雷泽﹐网得一织梭﹐挂于壁﹐忽雷雨大作﹐化龙而去。见《晋书.陶侃传》。
  • 陶沐[táo mù]
      谓蒙受德泽教化。
  • 陶鍊[táo liàn]
      犹陶冶。南唐 谭峭《化书》卷二:“陶鍊五行,火之道也!”参见“陶冶”。
  • 陶令宅[táo lìng zhái]
      晋诗人陶潜的家宅。后用指隐者居所。
  • 陶相[táo xiāng]
      指南朝梁陶弘景。弘景隐居茅山。梁武帝时﹐每有吉凶征讨之事﹐辄咨询之﹐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 陶公[táo gōng]
      1.指晋陶侃。 2.指陶安公。传说中的神仙。 3.指唐陶沔。唐开元末﹐陶沔与李白﹑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居泰安府徂徕山下之竹溪﹐日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 4.指晋陶潜。
  • 陶侃之意[táo kǎn zhī yì]
      《晋书.陶侃传》载﹐陶侃梦生八翼﹐飞登天门﹐已登其八﹐唯一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折其左翼。后侃都督八州﹐握重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即自抑而止。后因以“陶侃之意”指伺机谋废旧朝﹐自建新朝之典。
  • 陶然亭[táo rán tíng]
      在北京市区南隅﹐右安门内东北。原在辽金古寺慈悲院内﹐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在其中西部建厅三间﹐取唐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句“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陶然亭。1949年后﹐疏浚池塘为东﹑西两湖﹐堆积假山﹐广植花木﹐辟为陶然亭公园﹐为游览胜地之一。
  • 陶染[táo rǎn]
      熏陶感染。
  • 陶缊[táo wēn]
      谓收敛掩藏。
  • 陶学士[táo xué shì]
      指宋人陶谷。历仕后晋﹑后汉﹐至后周为翰林学士﹐故称。他曾得党进的家姬。一天陶谷掏雪水烹茶﹐问那家姬说﹕“党家有这样的风味吗?”那家姬答道﹕“他是粗人﹐只知道在销金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哪有这种风味。”见《绿窗新话.党家妓不识雪景》。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
  • 陶瓠[táo hù]
      陶制的壶。
  • 陶遨[táo áo]
      无牵无挂貌。
  • 陶师[táo shī]
      陶人。
  • 陶土[táo tǔ]
      1.烧制陶器。 2.烧制陶器或粗瓷器的高岭土。 用于烧制陶制品和粗瓷器的高岭土
  • 陶缶[táo fǒu]
      指战国赵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事。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陶匠[táo jiàng]
      1.陶工与木匠。 2.制造陶器的工人。
  • 陶工[táo gōng]
      制陶器的工人。
  • 陶莹[táo yíng]
      犹言刮垢磨光。
  • 陶性[táo xìng]
      陶冶性灵。
  • 陶唐氏[táo táng shì]
      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唐尧治地﹐位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尧乃其领袖。
  • 陶贯[táo guàn]
      谓融会贯通。
  • 陶卫[táo wèi]
      魏冉和商鞅的并称。魏冉﹐战国秦大臣﹐曾封于陶邑﹐富埒王室﹔商鞅﹐战国时卫人﹐亦称卫鞅﹐秦孝公采用其变法主张﹐秦国因之富强。
  • 陶令秫[táo lìng shú]
      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 陶猗[táo yī]
      古代富商陶朱公(范蠡)和猗顿的并称。后泛指富人。
  • 陶泥[táo ní]
      即陶土。
  • 陶板[táo bǎn]
      即陶版。
  • 陶家[táo jiā]
      1.谓烧制陶器与从事稼穑。家﹐通“稼”。 2.烧制陶器的人。 3.指晋诗人陶潜。
  • 陶瓷[táo cí]
      1.陶、瓷器的总称。 2.陶器和瓷器的制品。
  • 陶穴[táo xué]
      1.古代凿地而成的土室。 2.指墓穴。
  • 陶子[táo zǐ]
      指陶潜。
  • 陶刀[táo dāo]
      陶制的刀。
  • 陶版[táo bǎn]
      陶瓷制成的装饰性的板块。
  • 陶瓬[táo fǎng]
      1.亦作“陶旊”。 2.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亦指烧制簋﹑豆等陶器器皿的工人。
  • 陶熔[táo róng]
      见“陶镕”。
  • 陶巾[táo jīn]
      陶潜的软帽。《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
  • 陶煦[táo xù]
      和乐貌。
  • 陶宛[táo wǎn]
      陶朱公范蠡和宛地孔氏的并称。孔氏以冶铸致富。
  • 陶开[táo kāi]
      陶冶化育。
  • 陶令株[táo lìng zhū]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五柳先生乃陶潜之自况﹐后世因以“陶令株”借指柳树。
  • 陶缸[táo gāng]
      古希腊用的大型陶器,口圆而大,用以贮存大量食物(如粮食)或液体(如酒、油),有时用于安葬死者。 古希腊用的大型陶器,口圆而大,用以贮存大量食物(如粮食)或液体(如酒、油),有时用于安葬死者
  • 陶令菊[táo lìng jú]
      即菊花。因陶渊明爱菊﹐故称。
  • 陶轮[táo lún]
      犹陶钧。

陶[táo]字的成语

  • 自我陶醉[zì wǒ táo zuì]
      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 陶犬瓦鸡[táo quǎn wǎ jī]
      陶土做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用的东西。
  • 丝竹陶写[sī zhú táo xiě]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 乐乐陶陶[lè lè táo táo]
      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元. 朱有炖《十长生》
  • 陶陶兀兀[táo táo wù wù]
      形容沉湎于酒,放纵傲慢。
  • 陶情适性[táo qíng shì xìng]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 瓦鸡陶犬[wǎ jī táo quǎn]
      泥土烧制的鸡犬。比喻徒具形式而无实际用途。
  • 陶熔鼓铸[táo róng gǔ zhù]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 鲁鱼陶阴[lǔ yú táo yīn]
      “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遣兴陶情[qiǎn xìng táo qíng]
      遣释意兴,陶冶情趣。
  • 陶猗之家[táo yī zhī jiā]
      陶:陶朱公,即春秋时楚国人范蠡;猗:春秋时鲁国人猗顿;陶猗:泛指富人。指富有的人家。
  • 陶然而醉[táo rán ér zuì]
      陶然:欢畅的样子。形容酣畅淋漓地醉饮。
  • 富埒陶白[fù liè táo bái]
      比喻极富有。
  • 陶陶自得[táo táo zì dé]
      自己觉得快意。同“陶然自得”。
  • 陶镕鼓铸[táo róng gǔ zhù]
      陶镕:烧制陶器;鼓铸: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 熏陶成性[xūn táo chéng xìng]
      熏陶:感化,培养;性:习惯。经常受到某方面的感染而形成的某种习性。
  • 耕稼陶渔[gēng jià táo yú]
      耕地、种田、制瓦、打鱼。指古时的各种生产劳动。

陶[táo]字在中间的词语

  • 馆陶园[guǎn táo yuán]
      汉武帝姑﹑汉文帝女馆陶公主,号窦太主。有园在长门,称长门园,世亦名“馆陶园”。见《汉书.东方朔传》。后泛指显贵之家的园林。
  • 金属陶瓷[jīn shǔ táo cí]
      兼有金属的韧性、高强度与陶瓷的耐高温、高硬度和抗氧化等性能的材料。由金属(如铁、镍、钴、铬等)和陶瓷两种粉状原料混和后经加压成型、高温烧结而成。用于喷气发动机、燃气轮机、原子能工业和金属切削等方面。
  • 功能陶瓷[gōng néng táo cí]
      具有压电、铁电、电光、声光、热电、光磁、铁磁、色敏、湿敏及生物功能反映等特性的陶瓷。用于传感器、接收器、换能器及人体组织(如骨、齿等)替代等。
  • 黑陶文化[hēi táo wén huà]
      见〖龙山文化〗。
  • 彩陶文化[cǎi táo wén huà]
      见“仰韶文化”。
  • 电子陶瓷[diàn zǐ táo cí]
      用于电子工业的一类陶瓷材料。有绝缘装置陶瓷、电容器陶瓷及压电陶瓷三种。具有高频性能好,介电常数可调范围大,介质损耗小,温度系数可调节,致密性好,性能多样化等特点。主要用来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部件中的装置零件等。
  • 薛陶笺[xuē táo jiān]
      见“薛涛笺”。
  • 蒲陶酒[pú táo jiǔ]
      见“葡萄酒”。
  • 薛陶牋[xuē táo jiān]
      见“薛涛笺”。

陶[táo]字在结尾的词语

  • 乐陶陶[lè táo táo]
      形容很快乐的样子:船家生活乐陶陶,赶潮撒网月儿高。
  • 黑陶[hēi táo]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陶器,表面漆黑光亮。
  • 复陶[fù táo]
      1.用毛羽制成的御风雪的外衣。 2.主管衣服之官。《左传.襄公三十年》:“与之田,使为君复陶,以为绛县师,而废其舆尉。”杜预注:“复陶,主衣服之官。”一说,陶,通“繇”,谓免役。杨伯峻注:“下文‘为绛县师’则不能兼为晋君主衣服之官。盖县师在郊,主衣官在公宫……为君复陶者,为君办理免役之事,因而为绛县师。”详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晋复陶春复陶说》。 3.即蝝。
  • 铸陶[zhù táo]
      语本《庄子.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谓造就﹐培育。后以“铸陶”指培养人才。
  • 兀兀陶陶[wù wù táo táo]
      醉酒貌。
  • 匏陶[páo táo]
      匏制和陶制的酒器。
  • 白陶[bái táo]
      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是当时比较贵重的一种工艺品。
  • 镕陶[róng táo]
      熔铸陶冶。比喻培养造就。
  • 戴季陶[dài jì táo]
      戴季陶(1891-1949)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名传贤。早年留学日本。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曾任孙中山秘书,协助孙组织中华革命党。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1925年发表《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书,歪曲孙中山的革命学说,散布反共、反对工农运动的言论,形成“戴季陶主义”,并支持西山会议派的主张。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曾任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院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
  • 融陶[róng táo]
      熔化陶冶。
  • 一陶[yī táo]
      1.在一窑中陶冶。比喻在同一教化之下。 2.方言。一起,一处。
  • 甄陶[zhēn táo]
      1.烧制瓦器。 2.化育;培养造就。 3.喻天地,造化。
  • 郁陶[yù táo]
      1.忧思积聚貌。 2.引申为凝聚貌。 3.形容喜而未畅。 4.犹郁燠。暑气蒸郁。
  • 熏陶[xūn táo]
      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在老师的熏陶下,同学们学习更刻苦了。
  • 薰陶[xūn táo]
      熏染陶冶。比喻因为经常和某些人物或环境相接触,而使人在思想、性格、品德等方面受到好的影响。《宋史·道学传一·程颐》:“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薰陶成性。”《明史·黄巩传》:“可以涵养气质,薰陶德性。”杨沫《花蕊》:“就在这些美的感染、薰陶下,我仿佛年轻起来了。”
  • 宣陶[xuān táo]
      抒发陶写。
  • 彩陶[cǎi táo]
      带有彩绘花纹的古代陶器。凡有两种:一为烧制前绘上﹐多为新石器时代遗物;另一种是烧成后再作彩绘。通常所谓“彩陶”﹐多指前者。